2015-2016学年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
1、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
A . 可持续发展战略
B . 西部大开发战略
C . 放宽政策
D . 搞活经济政策
2、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
A . 一个中国原则
B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 和平解放
D .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3、“跳槽”“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上岗资格制度”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
A . 人民生活的提高
B . 医保制度的建立
C . 就业制度的变化
D . 综合国力的提升
4、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 )
A . 毛泽东
B . 周恩来
C . 刘少奇
D . 朱德
5、邓稼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被赞誉为( )
A . 节约标兵
B . 两弹元勋
C . 党的好干部
D . 铁人
6、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光辉旗帜的是( )
A . 马克思主义
B . 邓小平理论
C . 毛泽东思想
D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有天才的创造。“天才的创造”是指(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一国两制”的构想
8、在国际上首先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杂交水稻之父”称号的科学家是( )
A . 陈国达
B . 黄伯云
C . 刘筠
D . 袁隆平
9、1979年1月1日,邓小平再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评选为上一年度的世界风云人物,他能够获选是因为 ( )
A . 率军挺进大别山
B . 指挥淮海战役
C . 领导改革开放
D . 发表南方谈话
10、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 基本上肃清了残余反动势力
C .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赞扬中共下列哪一选项的歌谣(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大跃进”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 . 土地改革
B . 抗美援朝
C . 三大改造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1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什么战争中的一首战歌( )
A . 抗日战争
B . 北伐战争
C . 抗美援朝
D . 解放战争
14、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
A . “一五”计划时期
B . “大跃进”运动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5、班长叫同学们默写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你知道他们要默写的内容是( )
A .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B .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 .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 . 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6、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A . 建立生产合作社
B . 实行公私合营
C . 完全没收地主的土地
D . 废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1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 . 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 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8、《工人日报》曾刊发以“人有多大胆,钢有多大产”为标题的新闻是在( )
A . 土地改革时期
B . 三大改造时期
C . 大跃进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 九一三事件
C . “四五运动”
D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
A .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B . 阶级斗争上来
C . 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
D . 解决工人下岗问题
21、歌曲《春天的故事》里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
A . 国有企业改革
B . 实施“一国两制”构想
C . 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D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2、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格局是( )
A . 大杂居、小聚区
B . 小杂居、大聚区
C . 小杂居、小聚区
D . 大杂居、大聚区
23、张三的爷爷曾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服役,他所在部队是( )
A . 北海舰队
B . 东海舰队
C . 南海舰队
D . 华东军区海军部队
24、如果要你为863计划作一个全面概括,你觉得最合适的一个是( )
A . 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刚要
B . 加速国企改革的计划
C . 落实义务教育法的计划
D . 保护未成年人的计划
25、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 )
A . 1983年
B . 1986年
C . 1992年
D . 2000年
二、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看图请回答:
(1)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提出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原则是什么?什么时候首次提出这原则?
(2)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改变会议航向”的著名方针是什么?
(3)图三乔冠华是为中国外交上的哪件事而笑?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列资料: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2)歌曲中提到“旗帜”是指什么?
(3)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
(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
(5)“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三、问答题(共1小题)
1、民主与法制是社会进步、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历程,并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哪年召开?本次会议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通过了哪部法律?
(2)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段时期,发生什么事件使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了严重的践踏?
(3)1980年,哪位国家领导人曾被人强加罪名为党史上最大的冤案终于得到平反?
(4)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什么法律文件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教育机会?
(5)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