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食物腐烂
B . 动植物的呼吸
C . 铁水铸成锅
D . 酒精燃烧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
B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 稀有气体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3、贵港的“乳泉酒”畅销全国各地,打开酒瓶盖就能闻到浓浓的酒香味,这是因为(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质量很小
C . 分子间有间隙
D . 分子可以再分
4、下列有关图标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禁止吸烟
B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
禁止燃放鞭炮
D .
移走蒸发皿




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燃烧属于氧化反应
B . 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体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 . 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D . 从火灾现场逃生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
6、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 . 铝制容器可用来存放酸性食物
D . 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7、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物品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纯棉床单
B . 塑料袋
C . 涤纶衣服
D . 橡胶轮胎
8、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液态氧属于单质
B . 水属于氧化物
C . 小苏打属于碱
D . 葡萄糖属于有机物
9、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最后溶液的颜色为( )
A . 红色
B . 紫色
C . 无色
D . 蓝色
10、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t2℃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降温都会转化成饱和溶液
C . t3℃时,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 . 若物质甲中含有少量的物质乙时,可用冷却结晶法获得较纯的物质甲
11、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32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该物质中( )
A . 只含有碳元素
B .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 碳元素质量分数为85.7%
D .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1:8
12、分离氯化钾、氯化铜、碳酸钙的混合物,在不引入新杂质的条件下,可以依次加入的一组试剂是( )
A . 水、氢氧化钠、盐酸
B . 水、氢氧化钾、盐酸
C . 氢氧化钾、盐酸、水
D . 盐酸、水、氢氧化钠
13、下列各组物质,只需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 Na2SO4、BaCl2、HCl、K2CO3
B . HCl、Na2CO3、KCl、NaNO3
C . KOH、K2SO4、FeCl3、Ba(NO3)2
D . K2CO3、CaCl2、Na2CO3、KNO3
14、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
高温煅烧石灰石至质量不再减轻
B .
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C .
向一定量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 .
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MnO2)




二、我会填空(共3小题)
1、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氯原子 ;
(2)儿童缺 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3)铵根离子 ;
(4)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2、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水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关系,但今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严重威胁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的安全.
(1)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A,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镉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离子(填“阳”或“阴”),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密切.
(2)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症状,下列物质可缓解镉中毒的是 (填序号)
①玉米粥 ②食盐水 ③牛奶 ④西红柿 ⑤鸡蛋清 ⑥蔗糖水
(3)饮用酸碱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测定水样的酸碱度可用 .
(4)电解水时,电能转化成 能, (填“正”或“负”)极产生的气体被誉为“未来最理想的绿色能源”
3、物质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气体单质,E为红色固体,则F的化学式为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若B为一种碱,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则B、E的化学式为:B 、E ;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我会回答(共3小题)
1、2011年1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霜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填字母序号) (1)
A . 二氧化碳
B . 一氧化碳
C . 可吸入颗粒物
D . 二氧化硫
(2)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3)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 .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仪器的名称是:① ②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较纯的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阳欲制取并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请从上图A~G中选择最佳的装置进行组合,整套装置的导管口连接顺序是b→ (填接口序号).
(4)小李用锥形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做趣味实验,他将胶头滴管中氢氧化钠溶液挤压到锥形瓶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其原因是 .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次试验中,小明出于好奇,他将一小包铜粉和铝粉的混合物放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上层溶液呈蓝色,底部有不溶物.于是同学们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研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所含溶质有什么?
【猜想与假设】
(1)小红同学认为滤液中含有硝酸铜,则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同学们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经讨论,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猜想① (用化学式表示,下同)② .
(3)【设计实验】
同学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成立.
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 猜想①成立 |
方案二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
| 猜想②成立 |
四、我会计算(共1小题)
1、为测定某地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以下实验;
向装有10.0g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加入47.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表:(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难溶于水)
时间/min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g | 56.7 | 56.2 | 55.7 | 55.2 | 55.0 | 55.0 |
求:
(1)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将反应后烧杯中的剩余物质进行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多少克水可以得到5%的氯化钙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