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建立了经济特区 C . 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 .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来艰苦卓越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

A . 新中国成立  农业合作化 B . 抗日战争胜利  改革开放 C . 开国大典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 “文化大革命”结束  浦东开发开放
3、一副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对联中“当年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

A . 开国大典 B . 土地改革 C . 抗美援朝 D . 三大改造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下列属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

A . B . C . D .
5、“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 .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 爱国主义,英雄主义 C .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 D .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6、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占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反华势力的破坏 B .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D .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7、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中共八大的继承和发展,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

A .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B . 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8、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

A . 中共七大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三大 D . 中共十五大
9、香港回归祖国后,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的内涵是(    )

A . 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 B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独立行使主权 C . 英国保留在香港的驻军权 D . 高度自治,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10、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④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A . ②③①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④②①③
11、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

A . 打破隔绝,合作共赢 B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 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D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2、某同学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B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D .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3、《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如图为该周刊20世纪70 年代某期的封面,主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下列关于尼克松访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发生于1971年的夏天 B . 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C . 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 推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下列属于此类活动的是(    )

A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参加日内瓦会议 C . 参加万隆会议 D . 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5、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民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改革开放前广大的农村物价稳定 B . 广东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 . 表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单问题。

材料一:1952年、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392

19505

19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材料三是湖北某农户1980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出现?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教育与文化成就举世瞩目。请回答:

材料一:“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摘自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上作的报告内容

材料二:在党的方针鼓舞下,新中国的文学艺术步入新的时代。出现了如老舍的《茶馆》,杨沫的《青春之歌》等出色作品。那时的文艺期刊也大量增加,仅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18种。1959年,35部优秀影片同时在全国各大城市展播,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

──引自人教版必修1教材

(1)请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航空航天、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2)20世纪80年代,为了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科技,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什么科技发展计划?

(3)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4)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党的方针的内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