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蜡熔化 B . 纸张燃烧 C . 瓷碗破碎 D . 冰雪融化
2、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 . 春天细雨纷飞 B . 夏天柳枝飘扬 C . 秋天桂花飘香 D . 冬天雪花飘飘
3、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A . 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氮气
4、中考期间,学校食堂为学生制定的营养中餐食谱是:米饭、煎鸡蛋、猪肉丸子.从膳食平衡角度看,你认为最好还应补充(   )
A . 牛肉 B . 蔬菜 C . D . 馒头
5、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物质是(   )
A . 氢气 B . 一氧化碳 C . D .
6、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智能玻璃”,冬暖夏凉,其表面的超薄层物质含有二氧化钒(VO2).则VO2中钒元素(V)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7、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
A . 汞﹣水银 B . 氧化钙﹣生石灰 C . 碳酸氢钠﹣纯碱 D . 乙醇﹣酒精
8、下列金属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9、富硒大米中所含硒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根据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C . 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D . 在化学反应中,硒原子易失电子
10、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③①④②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1、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打开止水夹后,进入瓶内的水不足瓶内空间 .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红磷过量 B . 装置漏气 C . 红磷不足 D . 装置未冷却
12、下列记录的实验数据正确的是(   )
A . 用10mL量筒量取了5.26mL水 B .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8 C . 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6.35g氯化钠 D . 用温度计测得某溶液温度为22.45℃
13、碘粉与镁粉的混合物加水后能剧烈反应,放出美丽的紫烟,水在此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该过程中水是(   )
A . 反应物 B . 生成物 C . 催化剂 D . 溶剂
1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 反应物中有一种是单质 C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 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均不变
15、2013年吉林“6•3”火灾中,消防官兵使用了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   )
A .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B . 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 . 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D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6、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质试剂错误的是(   )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质试剂

A

NaCl【Na2CO3

稀盐酸

B

KCl【MnO2

C

CO【CO2

炭粉

D

(NH42SO4【K2SO4

氢氧化钡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17、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是(   )
A . B . 石油 C . 天然气 D . 太阳能
18、下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 . 闻气味 B .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 . 观察颜色 D . 分别伸人燃着的木条
19、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属于合金的是(   )
A . 生铁 B . 纯铜 C . 橡胶 D . 陶瓷
20、某化学小组对镁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然后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加NaOH溶液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图中纵座标(y)表示溶液的pH B . AB段表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C . BC段表示反应已经结束 D . CD段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请用C、H、O、S种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木炭的主要成分      ;  ②甲烷      

③密度最小的气体      ;  ④二氧化硫      

(2)用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氮原子      ;  ②钠离子      ;③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      

2、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若缺      元素将会引起贫血.
(2)下列常见的物质:干冰、食盐、熟石灰、葡萄糖,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3)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充分,这是因为      
3、“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盐酸、硝酸、硫酸、碳酸等都属于酸.就常见的硫酸和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它们在水中都离解出相同的阳离子      (填离子符号),从而使它们具有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2)用水将浓硫酸稀释时,应将      沿着器壁慢慢注入      中.
(3)浓硫酸和浓盐酸中,      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4)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3)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35℃时,向l00g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5、我们知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如金刚石与石墨、白磷与红磷.
(1)金刚石与石墨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2)白磷与红磷的化学式均为P,它们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填化学式),将白磷转化为红磷的变化属于      变化.
(3)化学反应前后,由于      、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小丽用“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发

现天平不平衡(验证装置如图所示),原因是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某校同学在参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活动中,发现学校旁边一露天排水沟里的水又黑又臭,上面漂浮着很多废弃的食品包装袋.请你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1)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废旧塑料制品的随意丢弃,请你提出一点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      
(2)同学们设计了对此污水的简单处理流程:

①在I级处理池的入口处,设有筛网式栏栅,该栏栅所起的作用是      

②Ⅱ级处理池主要是处理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常用的吸附剂是      

③可用      检验Ⅲ级处理池排放的水为硬水或软水.若为硬水,日常生活中通常用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④请你提出一条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2、雨雪天气,公路路面结冰,给行车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交通部门为此使用了大量的融雪剂.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主要成分为NaCl,可能还含有KCl、BaCl2、MgCl2和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以下实验推断:
(1)取融雪剂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搅拌,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该融雪剂一定不含      
(2)将上述所得溶液分为两份,往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融雪剂一定含      ,写出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往另一份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硫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该融雪剂一定不含      ,由以上实验现象,该融雪剂还可能含有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到图一所示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 , 最好选择装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通常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常用试剂为石灰石和      .现要用图二装置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      )→(      )→(      )→(      )→(      ),其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2、某校化学课堂围绕课本《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以下是探究片段,请你参与学习.
(1)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因此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进行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某一小组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该小组同学对此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成分产生疑问.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第一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HCl

猜想三:有NaCl和NaOH      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

第二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

①第三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无明显变化,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②为验证其余猜想,第四组同学分别取该溶液样品按下列方案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往溶液中加      

有气泡产生

溶液中有HCl

方案二

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HCl

(3)【得出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①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方案二是错误的,原因是      

②小明发现,排除不合理猜想后,只做一次实验就能同时验证其余猜想,此实验方法是:      

(4)【交流讨论】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你举一个实例说明: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取4.28g久置于空气中的铝片,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2O3+3H2SO4═Al2(SO43+3H2O

2Al+3H2SO4═Al2(SO43+3H2

(1)氧化铝(Al2O3)中铝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g;
(3)通过计算求出4.28g铝片中铝元素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3年广西河池市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