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的蔗糖
B . 用量程为1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 . 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 .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2、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磨豆成浆
B . 剪纸成花
C . 酿谷成酒
D . 雕石成像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O2(CO) | 过量O2 | 点燃 |
B | CaO(CaCO3) | 足量蒸馏水 | 过滤、蒸发 |
C | NaCl溶液(MgSO4溶液) | 适量BaCl2溶液 | 过滤 |
D | FeCl2溶液(CuCl2溶液) | 足量铁粉 | 过滤 |
A . A
B . B
C . C
D . D
4、
如图是某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物质测出的pH示意图,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 .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食泡菜
C . 施用草木灰可以降低土壤碱性
D . 鸡蛋清的碱性比牙膏强
5、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N ②Na+③ ④P2O5⑤KClO3 .
A .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 . 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C . 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D . ⑤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3
6、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 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B .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
C .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
D . 将(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7、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化学与生活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②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化学与环境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C . 化学与安全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D . 化学与健康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溶液pH
B .
过滤
C .
稀释浓硫酸
D .
检查气密性




9、下列曲线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B .
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C .
一定质量的锌粒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D .
在恒温条件下往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钾固体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甲的溶液从t2℃降到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 .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 . 当温度高于0℃而低于t1℃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
D . t2℃时,蒸发溶剂可使乙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指向生成物.)其中B是红棕色粉末,A、C常温下是气体,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H不溶于稀硝酸,I是红褐色固体.请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I是 ,H是 .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物质F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已知:①二氧化碳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NaHCO3反应;
②NaHCO3+HCl═NaCl+H2O+CO2↑
某学生欲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药品.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应选 (填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用该装置实验室制氧气,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4)两个净化装置C、D相连接时,其仪器接口顺序应选 . (4)
A . cdab
B . abcd
C . dcba
D . badc
(5)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 (填接口序号)进入.
3、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10g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边回答:
(1)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 ;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