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测试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动植物呼吸、食物变质、石蜡熔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B . 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很纯的铁 C . 河水、汽水、蒸馏水、矿泉水均属于混合物 D . 吸入甲醛或一氧化碳会危害人体健康
2、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 过滤 D . 测定溶液的pH
3、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只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花青素是一种无机物 B . 花青素中碳元素的含量约为62.7% C . 花青素中的C、H、O元素质量比是15:11:6 D . 一个花青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11个氧原子和6个氧原子组成
4、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①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②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化学肥料:

①NH4NO3——属于复合肥

②钾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

C.重要营养物质

①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②糖类——人体重要供能物质

D.物质分类

①纯碱属于碱类

②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A . A B . B C . C D . D
5、

下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6 B .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C .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6、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a)所示,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b)所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C)所示。请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A . 图(a)中甲一定是饱和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 B . 图(b)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 图(C)中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 图(C)中N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是因为它具有还原性 B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C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SO2、CO、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D . 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8、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

A . 紫色石蕊试液 B . 氯化钠溶液 C . 铁粉 D . 碳酸钠溶液
9、将一定质量金属x的粉末放入盛有Fe(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浅绿色滤液和滤渣。根据实验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 金属活动性顺序:Fe>x>Ag B . 滤渣中一定含有Fe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X的阳离子和Fe2+ D . 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定产生白色沉淀
10、

向装有某物质的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下图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H2SO4和CuSO4溶液

NaOH溶液

B

稀H2SO4和稀HCl

BaCl2溶液

C

Mg Al合金

稀HCl

D

NaCl和NaHCO3

稀HCl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无色气体C的一种用途:      ;吸收无色气体C常用的试剂名称为      

(2)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3)若I是蓝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       ;写出G+F—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I.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II.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所选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I.若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Ⅳ.用上述实验制得的氧气完成F装置所示实验,要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      

(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实验室中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同体是否变质,进行厂有关实验,如图7所示。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①:没有变质;

猜想②:已经变质;

【实验和推断】

V.加入的适量A溶液,若现像为有气泡产生,则A是      (填名称),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思】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

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实验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求:

稀盐酸的总质量(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0.44

0.88

m

1.76

2.20

2.20

2.20


(1)表中m=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要求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测试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