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七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煮熟鸡蛋
B . 酿谷成酒
C . 雕石成像
D . 燃放鞭炮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B . 氧气易溶于水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D . 食物腐败不需要氧气
3、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是不同种元素
B . ①④表示的是离子
C .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D . ③④在化学变化中易 得到电子
4、下列对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A . SO2:“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B . 2Ca:“2”表示两个钙原子
C .
:“+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 . O2- :“2–”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
B . 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会引发酸雨
C . 实验室用纯碱粉末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D . 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台云雾
6、下列灭火方法不准确的是( )
A .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B .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C .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D .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7、有下列药品:①铁 粉②铜片③锌粒④稀盐酸⑤稀硫酸,不能产生气体的组合是( )
A . ③⑤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⑤
8、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
A . 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
B . 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
C . 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9、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 .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 .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C . 氯化钠晶体不纯
D .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10、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 向pH=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 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m表示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D .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观察到固体只有少量为红色,
黑色成分含量较多,于是决定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操作
流程及现象如下:
(1)该学习小组由上述实验及现象得出固体成分含铜、木炭和氧化铜的结论,你认为此结论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2)步骤 ②包括溶解和 两步操作,共同使用到的仪器有 和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
2、
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中既可用来制取O2 , 又可用来制取H2和CO2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将装置A和C连接制取氧气,为防止加热过程中试管炸裂,应注意的操作是 ;停止加热时的操作是 (填字母代号)。
a、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
(4)
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代号)。
a、HCl b、CO2 c、O2 d、NH3
3、取22.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2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CaCO3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39.4g。请计算:
(1)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