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沈丘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思想品德试题
年级:中考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4小题)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小题)
三、辨析题(共1小题)
2016年十一黄金周,乡村游、生态游、红色游、周边游、出境游“持续高热”,全国各地再次开启了“拥堵模式”,景区人山人海,高速公路、机场、火车站堵成“一锅粥”,有媒体称1号和7号中国的高速公路“堵”成了“世界最大的停车场”,也真正是给游客们心头添堵。
四、探究题(共4小题)
材料一:由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政府提出的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于2016年7月12日出炉。对于仲裁结果,中国立场一直鲜明而坚定:不承认、不接受、不执行。这一仲裁案由阿基诺三世治下的菲律宾担当主演、美国幕后操纵、日本充当“托儿”的一出反华闹剧。
材料二:在南海仲裁案仲裁结果出炉后,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中国主张《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国际法》为基础,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谈判,用和平方式解决中国与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的领海和岛礁主权争议。中国反对一切域外国家和组织插手和干预南海领海与岛礁主权纠纷。
材料一: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又一次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也再次唤醒我们对大自然应有的礼敬。在久远以前科技手段缺乏的情况下,中国吉人就能对时令、物候等的变化有如此准确的观察,让人不由对先人的智慧生出敬佩之情。“二十四节气”也体现着中国人自古以来善于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既是古人智慧的一种结晶,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重视自然规律和生态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国际社会发掘其所代表的深层文化理念,引导人们对大自然多一些敬畏之心,所以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文化意义。
材料一:五年来。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到了深入宣传,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16年至2020年,国家将在全体公民中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
材料二:2016年7月19日,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法治教育以宪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为重点i覆盖各教育阶段,形成层次递进、结构合理、螺旋上升的法治教育体系。
材料二:自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银行自动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这意味看,如果受害者在24小时内发现自己遭遇电信诈骗,那么通过ATM机进行的汇款还有可能追回。
据悉,某社区准备召开一期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座谈会,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