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兴化市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一模)历史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7小题)




某班举办“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图片展”,下面是小明同学搜集到的几张历史图片。其中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是( )
①割让香港岛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④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下图中由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是( )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先进的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出现总会引发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这与中央两会提出的依靠创新推动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的思路不谋而合。回望历史,处处留下了这样的痕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纷纷变法,引发了一次变革的浪潮。
——摘自北师大版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宋代造船技术在当时领先世界,船体巍峨高大、结构合理、装饰华美,并开始使用指南针导航,大大推动了商业与对外贸易发展。贸易范围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材料三:
[领先欧洲]
材料一:“确定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须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摘自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
[傲视欧洲]
材料二:
时间 | 人物 | 国家 | 成就 |
1687年 | ① | 英国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1782 年 | 瓦特 | 英国 | ② |
1825 年 | 斯蒂芬森 | 英国 |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
[委身欧洲]
材料三: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从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
[融入欧洲]
材料四:欧洲共同体成立后,一开始英国并没有加入。但随着冷战加剧,英国也慢慢感觉力不从心,而且联合后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最终于1973年加入了欧共体。
材料一: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材料二: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材料三: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材料四: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年份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52 |
71.8% |
6.9% |
0.7% |
1.5% |
19.1% |
1956 |
7% |
0.1% |
7.3% |
53.4% |
32.2% |
材料五:全会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外交环境的开启离不开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是他们影响甚至改变了世界,被人永远铭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参加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1972年,尼克松下飞机后主动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并动情地说“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
——《顾维钧回忆录》
材料四: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讲话,要求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经济合作计划,美国尽可能地加以援助。
——摘自北师大九年级教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