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启正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科学试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如图为两种植物的子房剖面图,柱头上各有同种植物的4个花粉粒,花粉粒都能萌发出花粉管并抵达子房内.请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 植物A、B的个体发育都从受精卵开始 B . 图A中有些卵细胞得不到与精子结合的机会 C . 图B中有4粒胚珠能发育成种子 D . 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
2、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

A . 甲和乙 B . 乙和丙 C . 丙和丁 D . 甲和丁
3、一物块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图中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此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体受到重力和乙对甲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 甲对乙的压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乙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地面对乙的支持力与乙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5、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病原体,从而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从细胞结构看,幽门螺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A . 细胞质的有无 B . 细胞膜的有无 C . 细胞核是否成形 D . 细胞壁的有无
6、a、b、c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其中a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b车以速度v出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c车也以速度v出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也是v,三辆汽车运动时间分别为ta、tb和tc , 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ta=tb=tc B . ta<tb<tc C . tc>ta>tb D . tc>ta=tb
7、对于汤姆如图所示的多项活动解释合理的是(  )

A . 快速拉出桌布茶具在惯性力作用下留在桌面 B . 图中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经过努力没提起杠铃说明杠铃所受拉力小于等于重力 D . 划船时船桨对水的作用力大于水对船桨的作用力
8、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9、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收音机的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当你打开收音机时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听到的声音是由广播电台发出,靠电磁波传来的 B . 纸小人跳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 . 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物体的音调越高,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D . 关掉声音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10、如图,a、b是一点光源S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B . 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 . 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交点可能在主轴上 D . 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可能不交于一点
11、下面几组植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①水稻散播 ②竹鞭节上的芽形成新的竹笋 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 ④桃树的嫁接 ⑤玉米的人工辅助授粉 ⑥甘薯幼苗的扦插.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②⑤⑥ D . ①③④
12、如图,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f=10cm B . f=5cm C . f=8cm D . f=12cm
13、如图,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

A . B . C . D .
14、假如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四位同学做了下列猜想,其中可能发生的是(  )

A . 人能将水喝入肚中 B . 发射“天宫二号”不需要大推力的火箭 C . 人就没有了质量 D . 悬在空中的人会落下来
15、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以下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拉乙的力和乙拉甲的力大小并不始终相等 B . 甲若获胜是因为甲拉乙的力大于乙拉甲的力 C . 在僵持状态下,甲拉绳的力与乙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在僵持状态下,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静止的物体,我们不用力推它就不会运动,说明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B . 运动的物体,不对它施加阻力,它就不会停下来,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C . 同一物体,速度越大,越不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 .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
17、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S表示鱼,S′表示鱼的像,如图所示,光路正确规范的是(  )

A . B . C . D .
18、下列声源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听到的是(  )

A . 医院里的”B超” B . 旗帜在风中振动(约50Hz) C . 蝴蝶飞行时扑翅(2Hz~3Hz) D . 地震来临前发出的声波(10Hz~15Hz)
19、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度,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比较将(  )

A . 减小90度 B . 减小30度 C . 减小45度 D . 减小15度
20、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是能够直接通过实验验证 B . 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仍能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C . 用力使锯条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21、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2、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人所用绳子相同,甲拉住绳子悬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乙拉住绷紧绳子的中点把绳子拉断了.则(  )

A . 绳子对甲的拉力小于甲受到的重力 B . 绳子对甲的拉力大于甲对绳子的拉力 C . 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受到的拉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重力 D . 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受到的拉力一定大于乙受到的重力
23、下列各项关于人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②胎儿通过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③怀孕8周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④输尿管输送精子,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⑤精子和卵细胞在子宫形成受精卵.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⑤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⑤
24、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三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A . 仅① B . ②③ C . 仅② D . ①②③
25、一块平面镜玻璃厚薄不等.反射面a与镜子表面b不平行,如图所示.镜前一个发光点s,正确的结论是:自平面镜反射面a反射的光线(  )

A . 都不能返回到光源s B . 只有一条光线可以返回到光源s C . 有一条以上的光线可返回到光源s D . 结论与a、b两平面间夹角有关
26、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后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图所示的三条图线中,乙的图( )

A . 一定是图线a B . 一定是图线b C . 可能是图线b D . 可能是图线c
27、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

A . 斜向上爬升 B . 斜向下俯冲 C . 竖直向上爬升 D . 竖直向下俯冲
28、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且保持静止,关于物体C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因为物体C静止,所以不受力 B . 受到两个力,分别是重力,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C . 受到三个力,分别是重力,地面对它的支持力,B对它的压力 D . 受到四个力,分别是重力,地面对它的支持力,B对它的压力,A对它的压力
29、如图,在一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表面光滑的小车上,静止放置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2>m1).当车从静止状态突然水平向右启动时,则两个小球(    )

A . 一起向左运动,且m2的速度大于m1的速度     B . 一起向右运动,且m2的速度大于m1的速度 C . 一起向左运动,且m2的速度等于m1的速度     D . 对地面仍保持静止
30、如图是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 菜豆种子没有图中的1结构 B . 图中的5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 C . 图中的6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D . 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是结构2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      

(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      .(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

(3)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      

2、如下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3、小汽车在短时间内的速度可以变化很快。有些车几秒钟内车速就可以从0km/h急升到110km/h。如图是一辆车在10s内的车速变化情况,由图像可知第4s时车速为      km/h,从第6s到第8s速度的变化比从第8s到第10s速度的变化      (选填“大”或“小”)


4、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在0~t1内,伞兵处于      运动状态,此时伞兵受到的重力      阻力(选填 “<”、“=”或“>”);在      (选填“t1~t2”或“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此时受到的重力      阻力(选填 “<”、“=”或“>”)。

5、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桌面上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从图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F与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

(1)钩码所受的重力为      N.

(2)当h=4cm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桌面对钩码的支持力是      N.

6、如图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      (加速/减速/匀速)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加速/减速/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      (水/烧杯)具有惯性.

7、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A点处,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在B点,若图中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木块所在的位置,则木块从A点运动到O点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填“不变”、“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木块最终停在B点的原因是      

8、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9、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n1、P2、n2对应的时间分别为T1、T2、T3、T4 ,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运动速度为多大      (用v、T1、T2、T3、T4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探究:

(1)华华家是做玻璃切割安装生意的,华华上午在学校刚学过平面镜成像规律,中午回家利用有利条件进一步体会物距、像距关系及物像方位关系(如图),他将软尺拉直铺在地面上,将镜子架在尺上,举起右手并做鬼脸,沿尺靠镜两步,再横行两步.

①镜子最好选用      (填“透明玻璃”或“不透光水银镜”).

②镜面最好与地面成      (填“45°”“60°”或“90°”).

③华华朝着镜子走两步,再横行两步(平行镜面),则横行过程中人像间距      

(2)如图亮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情况,A、B、C、分别是燃烧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它们都竖立在光具座上,此时屏上出现清晰的像,A、B、C所处位置对应的标尺刻度如图.

①图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②亮亮通过上网检阅科技资料发现,凸透镜成像规律符合公式1/u+1/v=1/f(u为物距,v为像矩,f为焦距),请你据此计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f=      cm.

③取下该凸透镜,将它作为放大镜用来观察墙上地图的细微处,则该凸透镜与墙壁的距离应      

④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可到的      像。

2、第二十九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孙宁岳同学凭借“维生素B1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有影响”等研究成果获得金奖.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该研究成果,制定了实验方案,探究过程如表所示(实验的装置相同).请回答:

探究过程

花盆

花盆甲

花盆乙

花盆丙

适量加入

土壤浸出液

各植入

10株相同的玉米幼苗

每天滴加

2mL含2.5%的维生素B1溶液

2mL含1.5%的维生素B1溶液

每天观察并记录

幼苗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2)表格中的①应填      ;②应填      

(3)完善探究过程后,预期结果得出结论: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花盆甲、丙中玉米幼苗的平均长势比花盆乙的好,则实验结论是      

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小宇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3)如图乙所示,小慧用小车来做该实验,装置处于静止,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不考虑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两端挂的重物各为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4、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水火箭升空实验.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根据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水火箭升空原理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利用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

(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      知识来解释.

(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

小华猜想: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

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

你认为影响因素还有      (写出一点)

(3)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充一次气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200mL.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

瓶塞塞入深度

更深

高度(m)

2

5

12

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      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4)为了验证小华的猜想,请你为她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步骤:      

四、作图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为小丽同学站在某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电动扶梯上的示意图,请在图中作出小丽所受力的示意图(O点为小丽的重心)(不考虑空气的阻力).

2、在下图中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及斜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3、

AB是物体,A’B’是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在上图中画出凸透镜位置并标出透镜右焦点F。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

在练习打活动靶时,靶的运动方向与射击方向垂直,已知子弹的速度是800m/s,靶的速度是8m/s,在100m处射击,为射中,应在靶到达射击点前多远时开枪?

2、如图为某品牌纯牛奶,盒内装有250cm3、密度为1.04g/cm3的纯牛奶。g取10N/kg,不计外包装质量,已知物体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吸引力的大小是其在地面受到重力的1/6.求:

(1)纯牛奶的质量;

(2)纯牛奶的重力。

(3)该牛奶受到的月球吸引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启正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科学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