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地理试题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1小题)

1、影响“闯关东”和“雁南飞”的主要人口迁移因素是(    )
A . 经济因素 B . 政治因素 C . 自然因素 D . 宗教因素
2、有关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B .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C .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D .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3、下表是2012年世界四个地区人口相关数据表,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区

总人口(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地区生产总值(亿美元)


130

1.78

0.62

160


820

0.55

0.60

908


1900

1.79

0.81

190


4800

1.24

0.64

1036

(1)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明显的是(    )

(1)
A . ①地区 B . ②地区 C . ③地区 D . ④地区
(2)①地区在四个地区中(    )

(2)
A . 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 . 年净增人口最多 C . 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 D . 劳动力资源最丰富
4、目前欧洲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

(1)
A . 严重的环境污染 B . 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C . 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 D . 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2)目前欧洲各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2)
A . 人口增长过快 B . 人口数量过多 C . 0~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D .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
5、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1)
A . 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 . 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C .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 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2)民工大规模流动对流出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2)
A . 加剧了水土流失 B . 缓解了人地矛盾 C . 弥补了劳动力不足 D . 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6、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1)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消失时间约在(    )

(1)
A . 2020年 B . 2045年 C . 2060年 D . 2075年
(2)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此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至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可能有(    )

(2)
A . 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B . 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 C . 减少老龄人口数量 D . 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
7、

读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1)
A . 甲、乙、丙、丁 B . 丁、丙、乙、甲 C . 甲、丙、乙、丁 D . 丁、乙、丙、甲
(2)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2)
A . 教育压力大 B . 人口老龄化 C . 劳动力不足 D . 死亡率极高
8、“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1)
A . 生态环境因素 B . 经济因素 C . 政治因素 D . 社会文化因素
(2)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2)
A . ②③⑥ B . ②⑤⑥ C . ①③⑤ D . ①④⑥
9、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高低起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 . 西北地区地势起伏,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C .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D . 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2)有关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 . 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C . 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于经济发展落后 D .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会永远很小
(3)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3)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0、

左图、右图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

(1)
A . “低—低—低”模式 B . “高—低—高”模式 C . “高—高—高”模式 D . “高—高—低”模式
(2)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

(2)
A . 劳动力数量较少 B . 性别构成较合理 C . 劳动力比重较大 D . 年龄构成较轻
11、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容量数据”,下图为“该国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表中反映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

(1)
A . 25万 B . 30万 C . 35万 D . 45万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2)
A . 居民的膳食结构 B . 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水平 C . 一个地区的资源状况 D . 以社会的生活习惯与习俗等
(3)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3)
A . 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一个国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B . 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 C .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D . 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12、

读“某学生所在区域的城镇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

A . 去B城市上中学 B . 去A城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C . 去B城市推销高档珠宝玉器 D . 去B城市设立某化妆品全国代理办事处
13、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

(1)
A . 山麓冲积扇 B . 干支流交汇处 C . 河口 D . 河流发源地
(2)有关城市区位选择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城市选址只要考虑地形、水源等条件,不需要考虑其他条件 B . 地形平缓、地势低洼地区的城市,应建设排水设施 C . 河流沿岸城市应把码头建设在河流的凸岸,因为这里泥沙淤积多,有利于建设建筑 D . 城市建设要考虑地基承载力,一般来说,土质地基优于石质地基
14、

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A . 2003年 B . 2005年 C . 2007年 D . 2008年
15、

左图为某城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右图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a地价变化的原因和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1)
A . 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 B . 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 C . 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 D . 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
(2)乙图反映了该城市(    )

(2)
A .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B . 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C . 许多居民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D . 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6、

城市的发展必然导致地理环境要素发生变化。读下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为某大城市地理环境要素等值线分布示意图,a>b>c,该图最不可能代表的是(    )

(1)
A . 降水量分布 B . 土地租金变化 C . 气温分布 D . 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2)右图为该大城市某监测点环境质量变化状况曲线图,该监测点附近的主要污染源最有可能是(    )

(2)
A . 工业生产 B . 交通运输 C . 建筑工业 D . 居民生活
17、

下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1)
A . 甲—商业区  乙—工业区  丙—住宅区 B . 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商业区 C . 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D . 甲—工业区  乙—商业区  丙—住宅区
(2)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 . 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C . 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 . ④处适宜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18、

下图为某市某日近地面的气温水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的是(    )

(1)
A . 公园绿地 B . 住宅区 C . 商业区 D . 工业区
(2)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温差会产生气压差异,比较甲、乙、丁三地近地面的气压,正确的是(    )

(2)
A . 甲﹥丁﹥乙 B . 乙﹥丁﹥甲 C . 丁﹥甲﹥乙 D . 乙﹥甲﹥丁
19、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和风向频率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中城市功能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①功能区人口密度最大 B . ②功能区环境污染最重 C . ③功能区建筑密度最大 D . ①功能区交通通达度最好
(2)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城市四个企业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

(2)
A . 自来水厂 B . 纺织厂 C . 机械厂 D . 钢铁厂
20、

读北方某城市书店和书亭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书店与书亭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具有的特征是(    )

(1)
A . 书店数量少,书种全,彼此相距较近 B . 书亭规模小,书种少,彼此相距较远 C . 书亭等级低,数量多,彼此相距较近 D . 书店等级高,数量多,彼此相距较远
(2)根据六边形服务范围理论,下列地点适宜布局书店的是(    )

(2)
A . A点 B . B点 C . C点 D . D点
21、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

(1)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②④③① D . ②①③④
(2)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

(2)
A . 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B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 C . 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 . 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二、综合题 (共2小题)

1、

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锁企业的原料实行全球化采购,我国云南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m、年均温19~20℃、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下图是某城区用地示意图

该企业拟将图7中A,B两处作为咖啡店的备选地,请分别说出A,B处的两点区位优势。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为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与流动人口统计表。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2)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第三位变为第一位的原因是什么?这可能给广东带来哪些影响?

(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以及给流出地带来的问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地理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