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学院附属二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维生素

A . ①④⑤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⑤
2、“绿色食品”指的是(  )

A . 富含叶绿素的食品 B . 新鲜的蔬菜 C . 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D . 贴有“绿色”防伪标记的食品
3、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呼吸时,吸入的全是氧气,呼出的全是二氧化碳 B . 用口呼吸比用鼻呼吸卫生 C . 吸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 .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看到一条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该血管为(  )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 主动脉
5、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 . 长臂猿 B . 北京猿人 C . 类人猿 D . 森林古猿
6、边说边笑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

A . 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B . 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 . 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 D . 环状软骨扩大
7、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感到彷徨,压抑时,需要及时调节心理,下列属于积极健康的心理调节方式的是(    )

A . 要求父母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 B . 抽烟解闷,借酒消愁 C . 通宵上网玩游戏,转移注意力 D . 向朋友、父母、老师倾诉,寻得他们的帮助
8、人们吃进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的结构是(  )

A . 食道 B . C . 气管 D . 鼻腔
9、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相比,二氧化碳增多.人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  )

A . 肺泡 B . 血液 C . 气管 D . 组织细胞
10、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先向甲、乙两试管内分别注入澄清透明的石灰水,再向甲试管的石灰水中通入空气,向乙试管的石灰水中吹入呼出气,结果是(  )

A . 两试管试管都变浑浊 B . 甲试管变浑浊,乙试管不变浑浊 C . 两试管都都不变浑浊 D . 甲试管浑浊程度较小,乙明显变浑浊
11、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人类生命的起始点为(  )

A . 受精卵 B . 精子 C . 卵细胞 D . 以上都不是
12、关于青春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青春期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成熟的时期

②青春期是神经系统开始发育到成熟的时期

③青春期是一生中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④青春期是人体形态和功能出现显著变化的时期.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3、下列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

A . 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 B . 唾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C . 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D . 细嚼馒头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淀粉
14、关注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我们在购买食品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检查包装是否完整 B . 关注生产日期 C . 关注生产许可标志 D . 刚过保质期的食品仍可食用
15、下列不属于小肠适合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的是(  )

A . 小肠内表面上有许多环形的皱襞 B . 小肠较长,一般长5﹣6米 C . 小肠内表面环形皱襞上有小肠绒毛 D . 小肠内表面有肠腺,可分泌多种消化酶
16、下列物质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A . 米饭 B . 维生素 C . 矿泉水 D . 食盐
17、医生在对病人输液时,输液针刺入的“青筋”是(  )

A . 动脉 B . 毛细血管 C . 静脉 D . 淋巴管
18、下列有关人体内瓣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静脉内有静脉瓣 B . 动脉内有动脉瓣 C . 心脏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 D . 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19、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部位是(  )

A . 心脏 B . 肺部毛细血管 C . 肝脏 D . 头部毛细血管
20、血液流动正确的是(  )

A .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B . 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 . 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D . 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
21、小明是B型血,意外受伤需大量输血,应该输入(  )

A . A型血 B . B型血 C . AB型 D . O型血
22、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和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液经过全身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 .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C . 肺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 D . 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
23、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会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严重贫血患者,应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 . 血小板 B . 全血 C . 红细胞 D . 血浆
24、人患急性炎症时验血,往往会发现血液中(  )

A . 红细胞增多 B . 白细胞增多 C . 血小板增多 D . 血红蛋白增多
25、

如图所示为4种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的食品,某同学若长期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容易患佝偻病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将右边的病因填写在对应的疾病的空格里.

(1)坏血病      a.缺乏维生素A

(2)夜盲症      b.缺铁

(3)贫血      c.缺碘

(4)佝偻病      d.缺乏维生素C

(5)地方性甲状腺肿      e.缺钙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分析“露西”少女骨骼化石,她的运动方式是直立行走.(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胃液和肠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心脏四腔中,右心室壁最厚.(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四、识图作答题(共7小题)

1、

如图是人体排卵、受精和怀孕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是[①]      ,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      激素.

(2)精子和卵细胞在      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3)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并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胎儿在母体的[③]      里发育,胎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通过脐带和      从母体的获得.

(4)成熟的胎儿通过阴道从母体内产出,这一过程叫做      

2、

如图为淀粉在人体内消化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

(1)物质a指的是      

(2)能将麦芽糖转变成物质a的场所是      ,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      和胰液.

(3)物质a从消化道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      

3、近年来,各地发生了一些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如地沟油、瘦肉精等,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安全因素.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不法商贩制售劣质食品的行为,确保百姓吃上健康、安全、放心的食品.

(1)很多同学都喜欢吃瘦肉,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瘦肉含有较多的     , 能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及人体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1)
A . 糖类 B . 蛋白质 C . 脂肪
(2)“母亲节”快要到了,明明为妈妈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米饭、盐水大虾、红烧肉和溜豆腐.从合理营养的角度看,你认为应该再增加下列哪种食物?         

(2)
A . 香菇烧油菜 B . 豆浆 C . 排骨汤 D . 八宝粥
(3)合理营养固然重要,食品安全更不可忽视.下列叙述科学合理的是

(3)
A . 买肉时一定要看肉是否经过检疫合格 B . 已变质的食物在锅内蒸煮后就可以食用 C . 饭后立即进行剧烈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消化 D . 鲜艳漂亮的蘑菇味美可口.
4、

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1)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含能量的有机物有糖类、            

(2)在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1]      .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4]      ,其长度和内壁结构特点,可增大其内表面积.

(3)在图二中,X、Y、Z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图中C字母代表的器官是      ,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      

(4)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此时,肺内气压       (小于/大于)外界气压.

5、下表是4个人的血常规检查的某一项记录,请在认真判断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检查项目

正常值

检查结果

A

红细胞计数(RBC)

3.5错误1012~5.5错误1012/L

4.2~1012/L

B

白细胞计数(WBC)

5.0错误109~10.0错误109/L

15~109/L

C

血小板计数(PLT)

1.5错误1011~3.5错误1011/L

2.4~1011/L

D

血红蛋白(Hb)

110~160g/L

90g/L

(1)从检查结果看,B的白细胞的数目明显偏      ,医生判断此人可能患有      

(2)当伤口受伤流血时,      就会在伤口部位聚集成团,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

(3)从检查结果看,D的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范围,请你分析此人可能的病症是      ,应补充含      的食物.

6、

如图是人体气体交换与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外界空气通过呼吸运动到达人体肺部,在肺泡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血液中的含氧量      

(2)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是心脏,体循环是指血液由[      ]      流出,经主动脉流向全身,最后汇集到[⑥]      ,流回右心房的过程.通过该循环,氧气到达组织周围毛细血管,经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      ,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3)在血液运输的过程中,氧气由红细胞中的      携带,若该物质或红细胞的含量过少,将会出现脸色苍白、头晕、疲乏等症状.

7、目前雾霾已成为城市标志性难题.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1)“雾霾”主要对人体的      系统影响严重.

(2)在雾霾天用鼻呼吸,而不能用口呼吸,原因是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④鼻粘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2)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
(3)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校的同学在城市主干道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

(车流量大)

中午

(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      设置为该实验的变量,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4)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5)某小组同学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请你将表格中“上班时段”的数据也进行相应处理,并用柱状图在图中表示.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      

(6)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学院附属二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