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温度(℃) | 25 | 350 | 400 | 500 | 600 | 900 |
固体质量(g) | 0.80 | 0.80 | 0.40 | 0.44 | 0.44 | 0.43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400℃时,容器中的固体为碳酸盐;
②400℃~500℃,发生了化合反应;
③600℃~900℃,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6Fe2O3 4Fe3O4+O2↑.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名称 | 固态二氧化碳 | ② |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俗名 | ① | 生石灰 | ③ | 纯碱 |
化学式 | CO2 | CaO | NaOH | ④ |
① ;② ;③ ;④ ;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酸 ④碱 ⑤盐
物质化学式 | KOH | SO2 | (NH4)2SO4 |
物质类别 |
|
|
|
①氧气 ②浓硫酸 ③碳铵 ④熟石灰 ⑤聚乙烯

三、本题包括共2小题(共2小题)
【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步骤】
①取 (选填“A”或“B”)中试剂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②用 (填仪器名称)向①中溶液滴加稀盐酸,直至红色消失;
③向②中溶液继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保持无色;
④用F蘸取③中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有白色固体产生.
①步骤③的目的是: ;
②如不使用酸碱指示剂,进一步确认步骤④中的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
pH | <8.2 | 8.2~10.0 | >10.0 |
颜色 | 无色 | 红色 | 无色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锌粒和稀硫酸;
②关闭K2、打开K1 , 待气泡连续均匀产生,立即关闭K1、打开K2 , 并开始计时;
③待丁中收集到10mL水,结束计时;
④换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不同体积的稀硫酸,与质量相同的同一种锌粒重复上述实验;
⑤将每次实验的数据记录于下表:
硫酸用量(mL) | 40 | 40 | 20 | 20 | 20 | 10 | 10 |
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9.8 | 39.2 | 9.8 | 19.6 | 39.2 | 19.6 | 39.2 |
收集所用时间 | 4′03 | 1′36 | 4′12 | 3′30 | 1′40 | 3′42 | 1′48 |
四、本题包括共2小题(共2小题)
温度(℃) | 0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
KNO3的溶解度(g) | 13.3 | 20.9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NaCl的溶解度(g) | 35.7 | 35.8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①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加热溶解;
②继续加热溶液至100℃并恒温蒸发浓缩;
③将溶液降温至10℃,仅得到KNO3晶体,过滤,将所得KNO3晶体洗涤并干燥.
A.步骤②中,为确保没有晶体析出,溶液中至少要保留 g水;
B.步骤③中,最多可得到KNO3晶体 g;
C.根据上述实验可概括出除去KNO3中少量NaCl的主要步骤:
加热溶解→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D.洗涤时,应选用少量 (选填“热水”或“冷水”).其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