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酒精挥发 B . 石蜡熔化 C . 水的电解 D . 干冰升华
2、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 木炭 B . 甲烷 C . 硫粉 D . 红磷
3、氦气中氦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0 C . ﹣2 D . ﹣1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读液体体积   B . 称量固体   C . 过滤   D . 加入大理石
5、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蒸馏水 B . 氯化钠 C . 金刚石 D . C60
6、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
A . B . 油脂 C . D . 维生素
7、下列物质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 . 硝酸铵 B . 氢氧化钠 C . 生石灰 D . 氯化钠
8、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A . 硝酸钠 B . 氯化钾 C . 硝酸铵 D . 磷酸二氢铵
9、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
A . 胰液7.5~8.0 B . 胆汁7.1~7.3 C . 血浆7.35~7.45 D . 胃液0.9~1.5
10、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 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 . 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 .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D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11、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 . 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 .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 . 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12、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符号为Hg B .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0 D . 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
13、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如图所示.有一种“砳砳”的外用材料是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涤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B . 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C . 羊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 . 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Na+、H+、HCO3 B . Na+、Ca2+、CO32 C . K+、NO3、H+ D . H+、Cl、OH
1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可能是单质 B . 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 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二、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B . 通过相互刻画的方法,发现铜片的硬度比黄铜片大 C . 淬火后的缝衣钢针不能弯曲 D .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2、据报道,“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马来酸(C4H4O4).马来酸是无色晶体,能溶于水.下列关于马来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马来酸属于氧化物 B . 马来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C . 马来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5%的马来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6%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B . 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 . 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CaCO3固体(CaO固体)﹣﹣高温煅烧 B . 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 CO气体(CO2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 KCl溶液(CaCl2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5、下表所示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项

A

CO2

CaCO3

H2O

O2

B

NaOH

NaCl

CO2

Na2CO3

C

H2O2

H2O

O2

MgO

D

CaO

Ca(OH)2

H2O

CaCl2

A . A   B . B   C . C   D . D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4)若要配置245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      .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      、混匀、冷却至室温装瓶并贴上标签.
2、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图所示:

①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      

②写出Ⅱ中H2还原FeCl2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现有八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活性炭  B、酒精  C、熟石灰   D、聚乙烯塑料

E、钛合金  F、石墨  G、小苏打   H、一氧化碳

(1)      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
(2)      可用于制铅笔芯
(3)      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4)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      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6)      是有毒气体
(7)      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8)      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
2、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 共奋斗”.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2)
A . 二氧化氮 B . 二氧化硫 C . PM2.5 D . 氮气
(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②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      ;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

(1)尿素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填“有”或“无”)刺激性气味.
(2)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O和H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离出氨后,可循环利用的两种物质是            
2、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形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4)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

物质的类别

氧化物

物质的化学式

      

      

      

      

3、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I是氧化物,I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4;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C由三种元素组成;G为紫红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G的化学式      ;E的化学式      
(2)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①、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基本反应类型是      
(4)写出H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氯化氢(HCl)气体显酸性吗?

【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交流反思】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      
(2)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      色.
(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        . (4)
A . 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 . 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C . 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D . 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
(5)【拓展应用】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3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①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理论上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