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变化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光合作用 B . 矿石粉碎 C . 钢铁生锈 D . 葡萄酿酒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滴加液体   C . 测溶液的pH   D . 稀释浓硫酸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吸热取决于扩散与水合过程的相对强弱 B . 生产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砂、烧碱、石灰石 C .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D . 空气按体积比计算氧气氧气最多,氮气次之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t1℃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乙比甲大 C . t2℃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t3℃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溶质多的是甲
5、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单宁酸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 . 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8:13:184 C .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 D .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
6、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A . 制取  B . 收集  C . 验满 D . 性质
7、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A . A   B . B   C . C   D . D
8、X,Y,Z三种常见金属及其盐溶液存在以下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①X+H2SO4=XSO4+H2↑ ②Y+H2SO4不发生反应  ③Y+2ZNO3=Y(NO32+2Z.

A . Y>X>Z B . X>Z>Y C . X>Y>Z D . Z>X>Y
9、下列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都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的是(   )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②③
10、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
A . 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 B . 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 C . 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 D . 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

二、填空、简答题(共2小题)

1、根据要求填空: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地壳在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②氧化镁中阳离子      

(2)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①铁锅常用于炒饭炒菜,是利用了铁的      性;

②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的装置.

2、现有A,B,C,D,E五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A

B

C

D

E

(1)A物质化学式量是      
(2)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
(3)标出D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4)在一定条件下,1.7g A物质和2.4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7g D物质和另一种物质,则该物质中含有      种元素;
(5)C物质在足量的B物质中完全燃烧生成D和E,其化学方程式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溶液的配制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若按照②③①步骤配制50g 16%的NaCl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操作⑤中停止加热是时间是       (填序号); (3)
A . 蒸发皿中液体完全蒸干时  B . 蒸发皿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
(4)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其正确操作步骤为②③①④⑤②.以下操作中可能会导致精盐产率(产率= ×100%)偏小的有       (填序号). (4)
A . 操作①中有少量溶液溅出烧杯 B . 操作③中仰视读数  C . 操作④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 . 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
2、化学课堂上要学习碱的化学性质,老师让两位同学和他共同做实验,要求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如图①②所示,老师告诉同学们,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有可能与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同学们在吹气后观察到①中澄清石灰水边浑浊,②中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后老师问,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使用      ,针对②中的情况,师生共同开始探究之旅.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A: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B: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③、④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③中的软塑料瓶变瘪,④中      

(2)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光同学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3)小光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③实验后的溶液少许,再向其加入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思拓展】探究结束老师说,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些角度可以是:

①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②通过      证明反应的发生.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图所示,现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取1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某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5g.

(1)反应中生成       g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通过计算说明实际钙含量是否与标注相符;
(3)试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4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