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地理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地理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4小题)

1、

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每一位公民都要有领土意识。读图完成下题。

(1)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在(  )

(1)
A . 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B .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C .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D . 新疆帕米尔高原
(2)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优越,国土辽阔”的是(  )

(2)
A . 南北跨纬度约57°,雨热同期 B . 同一时刻,我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夜幕深沉,最东端的乌苏里江上烈日当空 C . 海陆兼备,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D . 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2、

人类对地球海陆分布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早期,人们只能认识人类足迹和视野所及的地方,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类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才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 .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 .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 .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B . 大洋①将缩小,大洋②将扩大 C . 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D .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3)全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在大洋之中的板块是(  )

(3)
A . 美洲板块 B . 亚欧板块 C . 太平洋板块 D . 非洲板块
3、世界的气候是复杂多样的,受到了位置、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回答下题。

(1)关于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

(1)
A . 同一纬度地带,接受太阳光热相同,气温完全一致 B . 降水不受纬度因素影响,只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 . 降水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在低纬度比较明显 D . 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大陆西岸一般是(  )

(2)
A . 热带草原气候 B . 热带季风气候 C . 热带沙漠气候 D . 温带沙漠气候
4、

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图1)”和“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图2)”,回答下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B . 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C . 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D . 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
(2)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

(2)
A .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 . 人均耕地少 C .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 . 山地多,平地少
5、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工业基础。据此完成下题。

(1)下列钢铁工业基地位于长江沿岸的是(  )

(1)
A . 鞍山 B . 包头 C . 攀枝花 D . 唐山
(2)上海、武汉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2)
A . 靠近铁矿 B . 靠近煤矿 C . 靠近消费市场 D . 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
6、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据此完成下题。

(1)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1)
A . 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B . 东北平原利用黑土种植甘蔗 C . 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 D . 青藏高原大力发展桑蚕养殖业
(2)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主要地理优势是(  )

(2)
A . 热带季风气候的水热条件好 B . 京广、京沪铁路直通本地区 C .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且毗邻港澳 D . 矿产资源和能源充足
(3)西气东输工程的优势体现在(  )

(3)
A . 缓解西部的交通压力 B . 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C . 改善西部的环境污染 D . 迅速增加了东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7、我国是世界的人口大国,解决好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回答下题。

(1)2011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近13.4亿(不含港澳台地区),我国人口总数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1)
A . 国防兵源不足 B . 劳动力短缺 C . 耕地闲置 D .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2)这次人口普查显示,少数民族人口大约占8.49%。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2)
A . 东部和西部地区 B . 东部和中部地区 C . 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D . 中部和西南地区
8、2012年春节期间,广西河池市龙江河发生镉污染,2月3日江苏镇江曝出水源受苯酚污染,这两起事件都严重影响了沿岸和下游地区居民的饮水安全。有专家说,影响中国经济的首要问题就是水。据此回答下题。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1)
A . 陆地上的冰川 B . 江河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 . 湖泊水、地下水 D . 海洋水和河水
(2)上述水资源遭污染的地区,应采取的必要措施是(  )

(2)
A .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B . 污水处理,暂停自来水供应 C . 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D . 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
9、下列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香港与珠海相邻,澳门与深圳相邻 B . 香港和澳门都是人多地狭的地区 C . 香港和澳门旅游业比较落后 D . 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美国
10、有关我国台湾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居民多为高山族 B .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 . 河流短小,水能资源贫乏 D . 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
1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  )

A . 长江上游的景观 B . 长江中游的景观 C . 黄河上游的景观 D . 黄河下游的景观
12、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影响玉门关地区的风是(  )

A . 夏季的东南风 B . 夏季的东北风 C . 冬季的西北风 D . 冬季的西南风
13、某中学初二(1)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他说他们那里的寒假长达40天,滑雪是他喜爱的运动,他可能来自(  )

A . 杭州 B . 深圳 C . 哈尔滨 D . 珠海
14、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长青。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限大致吻合的是(  )

A . 1月0℃等温线的西段 B . 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 D . 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
15、在“猜猜我的家乡”活动中,小亮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的,“我的家乡在石灰岩分布地区,那儿山美,溶洞多;水秀,江清水碧,四季如春”,小亮的家乡所属的地形与温度带正确的组合是(  )

A . 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区 B . 云贵高原  亚热带 C . 黄土高原  暖温带 D . 东北平原  中温带
16、

某海上救援队收到一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难地点在(20°S,160°W)。右面经纬图上表示遇难轮船所在位置的是(  )

A . B . C . D .
17、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在太空翱翔了17天,行程1100万公里,完成两次完美对接的神舟八号,乘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飘然下落,在内蒙古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回到祖国的怀抱。神舟八号在太空翱翔期间,地球运行的位置位于图中(  )

A . A—B之间 B . B—C之间 C . C—D之间 D . D—A之间
18、

2010年5月上旬,我国南方多省市遭连日暴雨袭击,读图回答下题。

(1)①②③④是我国南方暴雨严重的省份,对应的简称是(  )

(1)
A . 渝、湘、赣、粤 B . 川、湖、赣、广 C . 川、湘、粤、黔 D . 渝、桂、赣、滇
(2)暴雨可能在这些地区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

(2)
A . 台风 B . 滑坡、泥石流 C . 地震 D . 伏旱
19、

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 .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 . 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 D . 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20、

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看不到的地形部位是(  )

(1)
A . 鞍部 B . 山峰 C . 山脊 D . 山谷
(2)有关图示地区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西高东低 B . 南高北低 C . 西北高东南低 D . 西南高东北低
(3)河流①→②的落差约为(  )

(3)
A . 200米 B . 300米 C . 400米 D . 500米
21、

图为我国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1)我国的地势可大致分为三级阶梯,图中序号①~⑦代表的山脉中位于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

(1)
A . ①昆仑山—⑤祁连山—⑥横断山脉 B . ①小兴安岭—②贺兰山—⑤祁连山 C . ③阴山—②太行山—⑦巫山—④雪峰山 D . 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⑦巫山—④雪峰山
(2)李华在考试前梳理了一下中国主要地形区的特征,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水源丰富,植被茂密——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E B . 地面崎岖,地表缺水——F,气候湿润,天府之国——C C . 三面环山,林海雪原——A,沙漠广布,油气丰富——G D . 气候干旱、光照充足——D,地面平坦,一望无际——H
22、

下面四幅气候要素图与对应城市排列正确的是(  )

A . 北京—①、上海—②、吐鲁番—③、西双版纳—④ B . 上海—①、西双版纳—②、吐鲁番—③、北京—④ C . 西双版纳—①、上海—②、北京—③、吐鲁番—④ D . 北京—①、上海—②、西双版纳—③、吐鲁番—④
23、

读2012年5月26日苏州气温日变化图,回答下题。

(1)苏州此日气温日较差大约是(  )

(1)
A . 7℃ B . 10℃ C . 2℃ D . 4℃
(2)

进入5月份后,苏州容易出现雷阵雨、冰雹等天气,大家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防范工作。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雷阵雨、冰雹的是(  )

(2)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24、

图是“江苏省铁路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1)经过苏州的铁路干线是(  )

(1)
A . 京九线 B . 京广线 C . 京沪线 D . 陇海线
(2)江苏省铁路运输网络日益完善有利于(  )

(2)
A . 苏北社会经济的发展 B . 苏南人口向苏北迁移 C . 苏北环境质量的提高 D . 苏南矿产资源的开发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材料完成下题。

(1)如果说“金色中国”代表着我国黄沙漫漫,戈壁广布的大西北,那么下列区域命名与图中的区域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黄色中国”——①

“银色中国”——②

“绿色中国”——③

“金色中国”——④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应该说这位教授对中国领土的分区还缺一部分,请你给这一部分命名(  )

(2)
A . 黑色中国 B . 白色中国 C . 红色中国 D . 蓝色中国
(3)这位德国教授手上有两张中国的城市明信片(见A、B图),他想进一步了解这两个城市的地理特征,请你将下列资料整理归类后介绍给他。

①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②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③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

④我国最大的城市  ⑤沟通沿海经济带和长江沿江经济带  ⑥历史悠久的古城

图片A所在城市的特征(  )

(3)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⑥ C . ②③④ D . ④⑤⑥
(4)图片B所在城市的特征(  )

①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②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③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

④我国最大的城市 ⑤沟通沿海经济带和长江沿江经济带 ⑥历史悠久的古城。

(4)
A . ②④⑤ B . ④⑤⑥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5)6月1日这位德国教授来中国访问,当天早晨5:30飞机到达首都机场,下午14:00他要出席在上海市中心召开的一个国际性会议,他想体验一下中国的京沪高铁。请你根据表,为他选择一趟合适的高铁车次(  )

表             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运行时刻表

车次

始发站

(北京南)

终点站

(上海虹桥)

G101

7:10

12:23

G31

8:05

13:29

G129

12:03

17:33

D319

11:53

20:44

(5)
A . G101 B . G31 C . G105 D . G129
2、

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表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1)数据分析:读图和表,黄河流经      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      ,植被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①A、上        B、中            C、下

②A、疏松      B、坚实          C、瘠薄

③A、破坏严重  B、茂密          C、单一

(2)实地考察:黄河下游素有“      ”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      ,坡度变缓,河水流速      ,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      

①A、地下河    B、黄金水道      C、地上河

②A、小        B、窄            C、宽

③A、加快      B、变慢          C、不变

④A、抬高      B、降低          C、坍塌

(3)

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①A、甲            B、乙                 C、丙

②A、多            B、少                 C、快

③A、植树种草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修建水库。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地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