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汇总:等风来 驱雾霾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小题)

1、12月16日至2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这将是今年入冬以来中国持续时间最长、污染程度最严重的一次大范围空气污染过程。据此回答问答题。

(1)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少雾霾现象发生的是(   )

①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  ②增大绿化面积  ③企业要节能减排  ④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1)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雾霾现象再次出现进一步说明(   )

①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②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2)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频繁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敲响了环境治理的警钟。据此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政府的相应措施中,表述正确的是(   )

(1)
A . 运用法律手段——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B . 运用财政政策——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 C . 转变消费观念——坚持带来低碳消费,绿色出行,保护环境 D . 运用经济手段——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治理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
(2)面对近期出现极端雾霾天气,政府有关部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雾霾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天气变化情况及治理方案,使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霾头苦干、自强不吸”。这些做法能够(   )

①提高行政效率,体现政府权威  ②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③增强信息透明,保障公民权利  ④消除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

(2)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月朦胧,鸟朦胧,空气雾霾浓。近日,中国多地遭遇“十面霾伏”,京津冀地区尤重。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扩散条件极端不利是直接原因,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加重了污染水平。对雾霾天气形成的分析(   )

①体现了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看到了联系的多样性  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共1小题)

1、天空是湛蓝的,阳光是明媚的,空气是清新的,这是人们对宜居环境的最基本描述。

材料一  中国“雾霾”天气频发,社会广泛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发布了实施细则。某市将环境治理和保护当作头等大事,动员全民参与,开展了企业自律的治污行动、公众自觉的减污行动、社会监督的防污行动。

材料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持续上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质量污染和资源浪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阻击雾霾?

(2)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3)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4)运用认识论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争论燃放习俗的原因,并就正确认识这一习俗提出方法论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汇总:等风来 驱雾霾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