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3课《古诗词三首》同步训练
年级:四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9小题)
cán sāng zhòu yè gēng yún
bái lù biān sài zhú lì
吞 蚕 尽 昼 动 耕 赛 塞
供 gōng gòng ; 当dāng dàng ;了le liǎo
耕— 肥— 归—
箬笠 蓑衣
耕田 昼夜
插 擦
① 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 秧。
②我们班的玻璃 得最干净。
须 需
②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要各种人才。
③ 要想取得好成绩,我们必 刻苦学习。
①西 山前 飞,桃花流水 肥。
②青 ,绿 衣 风细雨不须 。
(3)
昼— 闲— 归—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例: sài sāi sè
塞车(sāi) 边塞(sài) 茅塞顿开(sè)
lù lǜ
绿化 碧绿 绿林 鸭绿江
le liǎo
好了 行了 对了 了不起
①绿 山原白 , 子 声里雨如 。
②乡村四月 人少, 才了 又插田。
①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 白满川: 诗句的意思是:
②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供: 傍: 诗句的意思是:
③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归: 诗句的意思是:
责—— 路—— 立——
①“昼”字的音序是 ,组词是 。
②“桑”字的音序是 ,组词是 。
③“蚕”字的音序是 ,组词是 。
①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 所作,这首诗主要描写江南农 村 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 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②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从“桑阴”一词 中可以看出,诗句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 “也傍桑阴学种 瓜”一句表现了乡村儿童的 。
③《渔歌子》的体裁不是诗,而是 。
①我能从“ ” 中想象出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②我能从“ ”中想象出小孩在树阴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③我能从“ ”中感受到桃花盛开江水涨起来了。
①叶公好龙, 。
②竹篮打水, 。
③芝麻开花, 。
①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②美丽的花园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拉--- 露---
渍--- 偌---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②孤舟蓑笠翁,独犯钓寒江雪。
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傍:①靠近 ②临近
①傍晚
②也傍嗓音学种瓜
川:①河流 ②平地
③绿遍山原白满川
④ 川流不息
例:棒打鸭子——刮刮(呱呱)叫
猫吃老鼠弟
老鼠钻进风箱里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山原:
子规:
了:
。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领家鞭笋过墙来。
膏 频 晌 畦 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