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政治全真模拟试题(二)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3小题)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①有利于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②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④有助于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
由下图中的中国拉弗曲线,可以看出( )
①鼓励所有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③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④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①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②规范行业竞争行为,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③逐步淘汰主营业务,实施市场多元战略
④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开发新兴潜在市场
①消费促进产业的发展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④科技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①应要求一,二层住户服从多数人的意见
②应尊重一,二层住户的合法权利,充分协商
③可请求政府为电梯改造提供资金,避免矛盾
④可请求社区居委会发挥自治组织作用,调解纠纷
①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报告》
②国务院起草《报告》,征求各方意见
③中共中央对下一年工作作出部署
④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批准《报告》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是我国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产生的,民族平等、人人平等和地区平等(如下图)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落实、这表明( )
①人民民主选举权利进一步扩大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
④代表平等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①各地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②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④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②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③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积极地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使其成为世界主流价值观
①立足于继承传统文化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下图漫画讽刺少数上级领导不懂得( )
①矛盾双方具有对立性
②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材料一: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家风甚至影响了人们的一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指引人民传播正能量。
材料二:在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传统家风的传承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某地在开展传承家风的活动中结合本地实际培育特色,把感恩、平等、宽容等理念融入其中,更添加时代气息;充分发挥优秀家风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政府理清工作重点,做好公共服务工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来,在股票市场风云变幻的背景下,债券受到了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债券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变化密切相关(见下图)。假设有一张一年到期(该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票面值为100元、票面利息为10%的债券,该债券在今天的市场价格为105元。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些企业没有市场前景,长期资不抵债;有些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因“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会产生并释放出更多不良资产,企业经营困难。为此有不少专家建议国家实行“债转股”,由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企业的不良资产,把原来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的关系。
经济增长受制于供求规律。对于增长乏力,凯恩斯主义开出的药方是:需求不足,政府应该刺激需求。而供给经济学则认为,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侧出了问题,不该生产的生产太多,同时消费者需要的东西缺乏供给。导致供给不足的原因,要么是政府管制太多扼杀了创新,要么是税负太重抑制了供给。
供给经济学属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供给经济学的要义是如何让供给变得有效。该理论认为,改善供给的关键是提供恰当的激励。
美国宪法赋予公民持枪权,持枪权属于美国地方治安范畴,不属联邦政府管辖。
民主党向来支持控枪,而共和党反对。民主党人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国会没有通过控枪法案。禁枪是美国两党都不敢碰的禁忌。2016年1月5日,奥巴马绕过共和党人控制的国会,发布控枪行政令,要求更多枪支销售商须持有执照,并对更多枪支买家实施背景调查等等。共和党人质疑奥巴马滥用总统权力破坏美国宪法;允许公开持枪的德克萨斯州州长叫板奥巴马“有种来拿”。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同时,城市间的人口流动也不断加速。全国跨县(市、区)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达到1.7056亿。这部分常住人口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难以与当地户籍人口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和生活面临诸多问题。
全面推动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是形势所趋!
2016年1月1日,“国家版”《居住证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我国彻底告别“暂住证”时代。为实施居住证制度,截至2016年10月11日,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在全国建立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居住证暂行条例》还明确了居住证持有人通过积分等方式落户的通道。居住证持有人可享六大基本公共服务和七项便利。其中,六大服务分别为: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七项便利分别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申请授予职业资格;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和其他计划生育证明材料;国家规定的其他便利。
居住证持有人可以享受接近居住地户籍居民的福利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