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
1、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的医学依据是( )
A . 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B . 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 . 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D . 近亲婚配与伦理道德不相符合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 . 接种卡介苗
B . 注射乙肝疫苗
C . 注射胰岛素
D . 服用骨髓灰质炎糖丸
3、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也只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大多叶球可达7kg左右,若再引种回北京,大多叶球又只有3.5kg.从上述甘蓝引种过程可以推测( )
A . 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 . 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C .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D . 甘蓝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4、下列俗语说明生物遗传现象的是( )
A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 .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D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5、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是( )
A . 孟德尔
B . 达尔文
C . 袁隆平
D . 谈家桢
6、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
A . 基因
B . 蛋白质
C . DNA
D . 染色体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B . 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C . 性染色体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 . 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8、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那么,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
A . 23对、23对、23对
B . 23条、23条、23条
C . 23条、23条、23对
D . 23条、23对、23对
10、人的性别主要取决于最初形成受精卵时( )
A . 精子的类型
B . 精子和卵细胞
C . 母亲的体细胞
D . 父亲的体细胞
11、下列各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 豌豆的圆滑与豌豆的皱缩
B . 玉米的高茎与玉米的矮茎
C . 人的双眼皮与人的单眼皮
D . 豌豆的红花与豌豆的灰色种皮
12、豌豆高茎由A基因控制,矮茎由a基因控制,Aa表现的性状是( )
A . 高茎
B . 矮茎
C . 高茎或矮茎
D . 高茎和矮茎之间
13、下列能正确表示一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14、一对夫妇生第一胎是男孩,这对夫妇打算生第二胎,第二胎是男孩的比率是( )
A . 0
B . 100%
C . 50%
D . 75%
15、人的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有一对单眼皮夫妇,通过手术均变成双眼皮后,他们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概率是( )
A . 100%
B . 50%
C . 25%
D . 0
16、已知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色盲由隐性基因控制.小明患有色盲,而他的父亲色盲,母亲色觉正常.小明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 )
A . 父亲
B . 父亲和母亲
C . 母亲
D . 不能确定
17、如果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传给儿子,又从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
A . 常染色体上
B . 性染色体上
C . X染色体上
D . Y染色体上
18、遗传病会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不幸,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是( )
A . 积极锻炼身体
B . 禁止近亲结婚
C . 婚前检查
D . 遗传咨询
19、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B . 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C . 所有的变异对生物体来说都是有益的
D . 人们可以利用变异的原理选育新品种
20、科学家把美洲拟鲽抗冻蛋白基因转入西红柿,成功培育出了抗冻西红柿.科学家将美洲拟鲽抗冻蛋白基因转入西红柿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 . 转基因技术
C . 克隆技术
D . 嫁接技术
2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
A . 古代生物化石
B . 形态解剖学证据
C . 胚胎学的证据
D . 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22、图中植物⑤④③分别是( )
A .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B . 苔藓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
C . 被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D . 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23、始祖鸟化石可以证明,下列选项中有较近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 )
A . 两栖类和鸟类
B . 两栖类和爬行类
C . 爬行类和鸟类
D . 哺乳类和鸟类
2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由低等到高等
B . 由简单到复杂
C . 从体积小到体积大
D . 由水生到陆生
25、某岛屿上存在两种桦尺蛾,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为工业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者的数量比:
森林时期 | 建成工业区后50年 | ||
灰桦尺蛾 | 黑桦尺蛾 | 灰桦尺蛾 | 黑桦尺蛾 |
99% | 1% | 1% | 99% |
两种桦尺蛾出现上面的变化的原因是( )
A . 工业煤烟使灰桦尺蛾变为黑桦尺蛾
B . 灰桦尺蛾迁离,黑桦尺蛾迁入
C . 自然选择的作用
D . 定向变异的结果
26、同学们生病时都使用过青霉素,由于反复使用,致使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 )
A . 青霉素激发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B . 青霉素选择并积累了细菌的抗药性
C . 细菌的抗药性原本就会越来越强
D . 细菌在青霉素的诱导下抗药性越来越强
27、下列有关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是( )
A . 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B . 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C . 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生存的适者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28、如图鸡的新品种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生物遗传的结果
D . 适应环境的结果
29、人类的祖先是( )
A . 猩猩
B . 猴子
C . 类人猿
D . 森林古猿
30、通过探究苹果皮具有保护作用的模拟实验可以推测( )
A . 皮肤能完全阻挡病原体进入人体
B . 75%的酒精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
C . 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D . 皮肤是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属非特异性免疫
31、下列生理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体液的杀菌作用
B .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 . 皮肤的屏障作用
D . 免疫细胞产生抗体
3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A . 脾
B . 心脏
C . 淋巴结
D . 胸腺
3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
B . 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
C . 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
D . 免疫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功能
34、人体对移植的器官,具有排斥反应,从现代免疫的概念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
A . 抗原
B . 抗体
C . 病原体
D . 传染源
35、下列各组生物中,二者都属于病原体的一组是( )
A . 钉螺和流感病毒
B . HIV和血吸虫
C . 感冒患者和肝炎患者
D .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蛔虫病患者
二、双项选择题(共5小题)
1、人类的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 . 色盲
B . 夜盲症
C . 白化病
D . 疟疾
2、研究表明,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很多进入人眼的病菌.该生理过程属于( )
A . 第一道免疫防线
B . 第二道免疫防线
C . 特异性免疫
D . 非特异性免疫
3、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容易感染各种病菌,最终死于各种并发症,因此它又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下列属于艾滋病传播方式的是( )
A . 性传播
B . 握手
C . 输血
D . 空气传播
4、如图为某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图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体细胞内有46对染色体
B . 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
C . 体细胞内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
D . 该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X
5、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①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B . ①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
C . ①②③分别指DNA、蛋白质、染色体
D . 人的所有细胞中,③的数量全部为23对
三、组合选择题(共3小题)
1、
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的,正常基因B为显性基因,据图回答:
(1)图中①和②的基因分别是( ) (1)
A . b
B . B、B
C . b、b
D . b、B
(2)子女③、④的基因型和性状分别是( ) (2)
A . Bb、正常;bb、白化病
B . Bb、正常;BB、正常
C . bb、白化病;Bb、正常
D . BB、正常;bb、白化
(3)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 ) (3)
A . 25%
B . 50%
C . 75%
D . 100%
(4)子女中表现为正常和白化病的比例为( ) (4)
A . 1:2
B . 2:1
C . 2:0
D . 1:1
2、今年4月,我市某初二学生小李出现高烧、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后,陆续有多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经医生诊断,他们患上了同一种传染病,该病通过空气、飞沫在人群中传播.发现这种病后,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来应对.
(1)分析以上材料,你认为该病的病因是( ) (1)
A . 缺少某种营养物质
B . 某种病原体入侵
C . 某激素分泌异常
D . 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取样分析,找到了致病元凶.它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这种生物属于( ) (2)
A . 病毒
B . 细菌
C . 真菌
D . 寄生虫
(3)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 (3)
A . 控制传染源
B . 切断传播途径
C . 保护易感人群
D . 增强免疫力
(4)学校要求师生体温超过38℃时必须回家休息,该措施属于( ) (4)
A . 控制传染源
B . 切断传播途径
C . 保护易感人群
D . 保护病人
3、
图是人体内对水痘病毒发生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1)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产生的这种物质的化学成分是( ) (1)
A . 抗原脂肪
B . 抗原蛋白质
C . 抗体脂肪
D . 抗体蛋白质
(2)患过水痘的人,当水痘病毒再次侵入时就不会再次患水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这种免疫被称为特异性免疫
B . 这种免疫功能是人生来就有的
C . 这种免疫属于人体第二道免疫防线
D . 这是计划免疫的一种形式
(3)接种水痘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水痘,其作用机理是( ) (3)
A . 水痘疫苗能激活人体的吞噬细胞,将水痘病毒吞噬
B . 水痘疫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
C . 水痘疫苗能够促进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增强抵抗力
D . 水痘疫苗进入人体后能直接消灭侵入人体内的水痘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