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阅读理解(共5小题)

1、名句积累与运用

①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③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富贵不能淫,             , 此之谓大丈夫。(《孟子》三则)

⑤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以游子之身登楼远眺,触景抒怀,归思难禁,继而生发出不知家在何处之愁绪的句子是:            

⑥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出了骑马踏花、信游西湖独有的美好体验。其中以敏锐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花开草长、芳菲初展的早春胜景,使姹紫嫣红的春意呼之欲出的诗句是:            

⑦辛弃疾词既有金戈铁马的纵横驰奔,又有坎坷多舛的慷慨悲凉。在一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抒发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豪情壮志,如黄钟大吕豪迈惊天的句子是:            

⑧《论语》一书言近旨远,可谓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之魂,自汉以来一直是学童的必读之书。《论语•子罕》中孔子面对东流逝水,慨叹时光匆匆、往者不可复追的句子是: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③策之不以其

      

④执策而

      

(3)本文开篇出人意料地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这一有悖于常理的论断,意在说明什么?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句,道出千里马境遇之悲,虽有日行千里之能却英雄无路。结合第二段内容谈谈,千里马为何被埋没?

(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看似写马,实则喻人。文章通过写千里马的遭遇,讽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氏门风

       王中书子明,大名莘人。事寡嫂有礼,与弟友爱甚笃。家人未尝见其怒,饮食不精洁 , 但不食而已。尝试以少埃墨投羹中,子明惟啖饭。问何不啜羹,则曰:“我偶不喜肉。”后又墨其饭,则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子明不置田宅,曰:“子孙当各念自立,何必置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尔。”子明疾甚,戒子弟曰:“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 , 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柩中。”

(选自《宋史》有删节)

      【注释】①中书:中书舍人,官名。②精洁:干净。③埃墨:尘土,灰尘。④啜:食,饮。⑤偶:偶然,恰巧。⑥泰侈:奢侈。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寡嫂有礼

      

②子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子孙当各念自立,何必置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尔。

(3)“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王氏家族“盛名清德”,门风不群,与他治家有方密不可分。选文体现了他怎样的持家之道?请结合内容回答。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阿忆

孔庆东

    近日江湖上纷纷传闻:“阿忆博士要到北大去读硕士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一个江湖上名头也算响亮的人,怎么却要往低了“复读”呢!我给阿忆发了个E﹣mail,阿忆一本正经地回信道:老孔,主要是博士太有名,近些年问我导师是何人的人太多,已经无法再遮掩回避下去,所以只得赶紧去真读……

    周忆军一米八几,生得高而不耸,文而不弱,白而不嫩,英而不俊。经常穿一身草绿色军装,朴素又干净。家居北京,他却只在周末才回去,他对集体生活有浓厚的兴趣。我们班虽然才子成群,各省的状元榜眼探花不计其数,但一是个性太强,所谓“英雄不受羁勒”,二是南方与北方、城市与农村、北京与外地同学之间还缺少磨合,因此集体活动不太容易开展。周忆军以他极为合群的好脾气,成为我们班各个“组群”之间的纽带。他可以沟通城乡,沟通朝野,沟通南北,沟通男女。

    他不讲究物质享受,从不以不吃某种食物来显示自己的高贵和娇嫩。吃起饭来一副馋相,吃到高潮时,还摇头晃脑吧唧嘴。看到别人吃饭时,他经常像小孩似的说:“给我一口!”一口吃下去,馋虫上来了,“再来一口!”连吃几口,欲罢不能了,“干脆,我都吃了,你再去买吧。”周忆军最爱吃鱼头。有一阵,食堂经常卖红烧鱼,六毛钱能买一条小的,八毛钱能买一条大的。周忆军当然是买大的,但发现别人买的小鱼身子虽小,头却比他的大,便说:“拿过来!咱俩换。谁让你的鱼头这么大!”不仅如此,别人吃鱼时,他还软硬兼施地请人家把鱼头剩下留给他。后来大家成了习惯,吃完鱼就把饭盆儿递给他。再后来,只要听说食堂卖鱼,周忆军就不去买饭了,他积极鼓动别人去买鱼。他自己坐在蚊帐里敲着饭盆儿,弟兄们买鱼归来,用勺子切下鱼头,往他的饭盆儿里一堆,周忆军受宠若惊感激涕零。我们住在一间大宿舍,同室十个人,只要有一半人买鱼,就足够周忆军大快朵颐了。但他还贪心不足,经常巡视别人的饭盆儿,谴责道:“你为什么不买鱼!”因此我称周忆军是“鱼肉乡里”。

    周忆军不仅吃饭不讲究,他家里给他买有“冠冕”的衣服,也不穿。他好像很早便懂得“简单就是美”的道理,常常穿得跟崔健似的。夏天穿单军装,冬天穿军棉袄,不爱系扣,要不是生得白净,就跟《智取威虎山》里的栾平差不多。

    周忆军的为人处世,很像我们东北人。后来知道,他小时在沈阳的姥姥家长大,怪不得!他常从家里拿来东西给大家吃,给大家用。他无偿地给同学照相,带同学去看病。他带领外地同学参观了北京的许多旅游景点,还特意弄到去中南海参观的票。他一点“干部”的样子也没有,完全像个“仆人”。他是以真心助人为乐趣的,绝不因此而流露什么优越感,相反倒是常受别人挑剔挤对。我就是利用他的善良欺负他的人之一。比如打牌,周忆军也是爱好者,但他的乐趣只在参与,胜负心不强,既不刻苦钻研技术,也不琢磨别人心理,所以别人不愿与他合伙,只有我常常拉他做“对家”。无论我怎样呵斥他,周忆军都不恼火,总是努力改正失误,总是一脸愧疚,但又是笑盈盈的,顶多疑问一句:“刚才你不是让我这样出吗?”

    我还到周忆军家去混过饭吃。他们家人都很随和,待人既尊重又实在,跟我们工人家庭差不多。跟他妈妈打麻将时,他妈妈总批评他这不好那不对,但我看出他妈妈实际是非常深地爱着这个儿子。周忆军也很孝顺。我们系有个女生与周忆军妈妈同名,周忆军每听到别人叫该女生名字的时候,都有几分不安,可见妈妈在他心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有一次周忆军在处理一个问题上方式欠妥,他妈妈跑到北大来,焦急地问我人家会不会报复周忆军。还有一次周忆军跟同学打架受了点轻伤,他妈妈急得说话都是半句半句的。我觉得他们家不像什么干部之家,一个副科长的家也比他们家要端架子,一个稍有几本书的家也比他们家要酸腐虚伪。我原来以为周忆军是“出淤泥而不染”,其实,他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周忆军总觉得自己很聪明。而在我看来,他的聪明,在我们班绝不是第一流的。如果没有正直和善良,他那点聪明,也就够他成为一个市井人物。阿忆的幽默是开朗的,不是做作的,是自己先受感染,再去感染别人。所以他气色丰沛,神态安详,做起事来,自然显得很聪明。

    周忆军先后喜欢过我们班两个女生。喜欢的方法是与我们热烈讨论这个可爱女生的一切。在他喜欢这个女生的时间段里,谁也不许说该女生的坏话,该女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天使。但几个月后,他就矢口否认喜欢过该女生。最有意思的是这二人谁都不承认自己曾喜欢过对方,最后居然共同找了个台阶下来了事。

    最后说说“阿忆”名字的来历。有一天我们谈论着鲁迅《药》中的“红眼睛阿义”,感叹鲁迅的用语之妙,正好周忆军从蚊帐里钻出来,睡得眼睛通红,也跟着凑趣道:“包好,包好。”大家一阵乱笑,便说以后就叫周忆军“阿义”算了,于是就强扣在周忆军头上了。周忆军开始还不同意,连说我们宿舍的口头语:“那还得了!那还得了!”三人成虎,周忆军想推也推不掉了。毕业以后,他干脆把笔名取作“阿忆”,又别署“阿忆博士”。这并非意在假冒伪劣,而是在我们那一代人看过的影视作品里,“博士”多数是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蹩脚角色。自诩“阿忆博士”也不过是一个调侃和自嘲的笔名而已,结果却逼得阿忆不得不回到北大去从硕士读起。

    人啊,有时更多的是名目的奴隶,被名声所累。

(选自《孔曰:未名湖畔花生树》有删改)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大快朵

(2)阿忆曾在央视主持过“实话实说”节目,且以艺名“阿忆博士”开坛布讲,所以被误以为是真博士。文章开篇从他“复读”硕士之事写起,有何用意?

(3)阿忆是北京当地人,且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但他对吃穿等物质享受并不讲究。文章记述了与此相关的几个情节,令人笑声顿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两处。

(4)孔庆东的文字以谐寓意,不泥常规。刻画人物立体丰满,形神兼备,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下面语句。

无论我怎样呵斥他,周忆军都不恼火,总是努力改正失误,总是一脸愧疚,但又是笑盈盈的,顶多疑问一句:“刚才你不是让我这样出吗?”

(5)助人者有之,但真正达到央视公益广告“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这种纯净境界的并不多见。文中第五段说阿忆“是以真心助人为乐趣的,绝不因此而流露什么优越感”,他的这一特点在此段中是如何体现的?

(6)“周忆军总觉得自己很聪明。而在我看来,他的聪明,在我们班绝不是第一流的。如果没有正直和善良,他那点聪明,也就够他成为一个市井人物。”这是对阿忆的褒赞还是贬低?谈谈你的理解。

(7)作者笔下的阿忆“高而不耸,文而不弱,白而不嫩,英而不俊”,在无奇的生活中,他有许多令人欣赏的可贵之处,让我们心生温暖。结合文章谈谈,阿忆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5、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狗烹兔死!’﹣﹣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人名)。

(2)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遭师父驱逐,止不住“伤情凄惨”,叫苦不迭,甚至有“鸟尽弓藏,狗烹兔死”的感慨。结合选文任意一处谈谈,孙悟空为何如此伤感委屈?

(3)作者用奇特的笔法塑造了孙悟空经久不衰的形象,不但家喻户晓,还远播海外,其艺术魅力深入人心。本选文体现了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征?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一妇女在追赶一男孩,在街边包子铺前将其拦住。妇女用手指戳着孩子的脑袋质问着:“你小偷啊?为什么要偷药?”包子铺中正在揉面的男子急忙劝止了妇女,并代为赔偿。男子让小女儿拿些包子来,并将男孩拿的东西一并装在食品袋里递给他。

       ……

       20年后。一个蓬头垢面的人来到包子铺前,已是大姑娘的女儿示意老爸,老人不迟疑地将包子装在食品袋中,递给饥者:“饿了吧,快趁热吃吧。”

       ……

       老人转身,突觉天旋地转,倒下。

       ……

       医院催交医疗费,共156200元。

       包子铺关门。门板上贴着的白纸写着:店铺急转。

       女儿陪护,身心俱疲的她趴在老爸床边睡着了。当她醒来,发现交款收据放在身边,空白处写着:“医疗费用已在20年前付过了﹣﹣两包止疼药,一瓶止咳糖浆和一笼包子。献上最诚挚的问候,祝早日康复。主治医生:某某某。”

       饭送饥人,本能良善;存念感恩,报之涌泉。一贯如是,皆济人所难;20年前因后果,彰显互爱正道,当是人间必然。请你为此献上你的礼赞。(不少于120字)

2、作文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一:题目:师师生生不了情

       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是延安人”是某省电视台的一档访谈类节目,有一期的内容是采访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

       上世纪60年代末,习近平上山下乡来到延安地区梁家河子。

       他“轻装简行”,而有别于他人的是沉沉的一箱子书;

       他爬到半山腰,还未干活,已经是大汗淋漓,精疲力竭;

       他每晚睡觉饱受虱蚊叮咬,瘙痒难忍,无法入睡。

       他在短暂的不适应和阵痛后,开始以知青的身份与农民共搏命运。他被选为生产队长,他率领大家一道实干并勾画梁家河子的未来。他修建沼气池,用嘴吹沼气管,溅了一身粪便。当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要离开梁家河子时,闻讯早早赶来的全村的乡亲们黑压压一片静候在他的屋外,他们手拎怀捧着鸡蛋,大枣,小米……

       这是习近平以平常人的身份走进人们视野的一段经历。致力于改变老区贫穷落后面貌的时期,是他中国梦初始形成和不断深入的阶段。何人无梦?为梦起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中国梦,理想、信念、责任是实现梦想的动力和源泉。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