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数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
B .
C .
D .




2、
如图,BD平分∠ABC,CD⊥BD,D为垂足,∠C=55°,则∠ABC的度数是( )
A . 35°
B . 55°
C . 60°
D . 70°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
=
B .
+
=
C .
=4
D .
﹣
=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 .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D .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5、已知二条线段的长分别为
cm,
cm,那么能与它们组成直角三角形的第三条线段的长是( )


A . 1cm
B .
cm
C . 5cm
D . 1cm与
cm


6、如图,△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若AB=5,AC=13,AD=6,那么BC的值为( )
A . 18
B .
C . 2
D . 12


7、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纸片,把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E处,折痕为AF,若CD=6,则AF等于( )
A .
B .
C .
D . 8



8、如图,△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则BD的长为( )
A .
B .
C .
D .




9、如图,△ABC中,M是BC中点,AD平分∠BAC,BD⊥AD于D,延长交AC于N,若AB=10,AC=16,则MD的长为( )
A . 5
B . 4
C . 3
D . 2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若△ABE的周长为12cm,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 )
A . 40cm
B . 24cm
C . 48cm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若使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2、已知
=0,则x= ,y= .

3、命题“菱形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逆命题是 .
4、如图,将边长都为2
cm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点A1、A2、…、An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2014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和为 .

5、直角三角形ABCD中,∠BAC=90°,AB=AC=1,以AC为一边在△ABC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则线段BD的长为 .
6、如图,在等边△ABC中,AB=4,P、M、N分别是BC、CA、AB边上动点,则PM+MN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共9小题)
1、已知
和
,求下列各式的值:


(1)x2﹣y2
(2)x2+2xy+y2 .
2、(
)﹣2﹣|2
﹣3|﹣(2011﹣π)0+
.



3、解方程组
.

4、如图,四边形ABCD中,∠B=90°,AB=BC=3
,CD=8,AD=10.

(1)求∠BCD的度数.
(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5、如图,E、F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的两点,BF=DE,AE=CF,∠1=∠2.
(1)求证:△ABE≌△CDF;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6、如图所示是10×8的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两点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分别满足以下要求:
(1)请在图中取一点C(点C必须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C为钝角等腰三角形;
(2)通过计算,直接写出△ABC的周长.
7、观察、思考、解答:
( ﹣1)2=(
)2﹣2×1×
+12=2﹣2
+1=3﹣2
反之3﹣2 =2﹣2
+1=(
﹣1)2
∴3﹣2 =(
﹣1)2
∴ =
﹣1
(1)仿上例,化简:
;

(2)若
,则m、n与a、b的关系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3)已知x=
,求(
)•
的值(结果保留根号)



8、如图甲,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动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解答下列问题:
(1)如果AB=AC,∠BAC=90°.
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乙,线段CF、BD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什么?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丙,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证明?
(2)如果AB≠AC,∠BAC≠9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试探究:当△ABC满足一个什么条件时,CF⊥BC(点C、F重合除外)?直接写出条件,不需要证明.
(3)若AC=4
,BC=3,在(2)的条件下,求△ABC中AB边上的高.

9、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活动中,小明同学在点P处测得教学楼A位于北偏东60°方向,办公楼B位于南偏东45°方向.小明沿正东方向前进60米到达C处,此时测得教学楼A恰好位于正北方向,办公楼B正好位于正南方向.求教学楼A与办公楼B之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供选用的数据:
≈1.414,
≈1.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