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

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

A . 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 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 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 .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 .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 . 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 .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 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3、《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县。”材料反映了当时(    )

A . 实行分封制 B . 建立县制 C . 确立行省制 D . 推行郡国并行制
4、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 .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 .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5、2009年11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称,二战后构建的国家体系,到2025年将变得“难以辨认”,美国霸权不受挑战的“单极时刻”行将终结,一个多级的世界体系正在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

A . 联合国地位的提高 B . 中国重返联合国 C .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 . 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国力衰退
6、《人权宣言》指出:“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    人的行为:法律史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宣言的核心内容应是(   )


A . 人权与法治 B . 实行君主立宪制 C . 主张无条件的自由 D . 反对殖民统治
7、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 . 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 C . 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 . 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8、“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统治者采取使“田舍郎”登上“天子堂”这一制度的根本作用是(  )

A .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 B . 增加了平民参政议政的机会 C . 丰富了我国考试制度的内容 D . 促进了文化教育和诗歌的发展
9、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司母戊鼎和都江堰是实物史料 B . 《史记》和《西游记》电视剧本是文献史料 C . 张学良的回忆录音是口述史料 D . 《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是文献史料
10、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各项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 . 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C . 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 .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南方都市报》消息:广州2015年建成对外开放门户城市。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 . 经济特区的创办 B . 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C .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D . 内地的开放
12、

如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

A . 推进大一统格局 B . 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 . 加快江南经济开发 D . 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13、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②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④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②③④① D . ①③②④
14、

如图是中国近代前期近代化探索阶段示意图,方框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 . 京师大学堂 B . 京师同文馆 C . 江南制造总局 D . 《民报》
15、

如图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伐战争的胜利 B .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 C . 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D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6、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标志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卢沟桥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台儿庄战役 D . 百团大战
17、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    )

A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 . 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 C . 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 D . 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
18、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增长速度比重变化

行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9、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

A . 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 .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 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D . 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
20、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图与古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21、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英)在《资本的年代》中谈到:“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为此俄国采取的主要措施(    )

A . 提倡“文明开化” B . 废除黑人奴隶制 C . “废藩置县” D . 废除农奴制
22、

分析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变化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美国

德国

煤炭

煤炭

1870﹣1879年

4900万吨

38万吨

4600万吨

31万吨

1910﹣1914年

47400万吨

2657万吨

24700万吨

1479万吨

A . 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 B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D .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
23、《顾维钧回忆录》里写道“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材料所描述的情形发生在(    )

A . 1919年的巴黎和会 B . 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 C . 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 D . 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二战期间发生了许多重大战役,如图所示的战役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    )

A . 全面爆发 B . 空前扩大 C . 出现转折 D . 基本结束
25、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 。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自然灾害的影响 B .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 . 长期战争的破坏 D . 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材料三:“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材料四:1978﹣2013年海峡两岸贸易情况统计表

年份

1978年

1983年

1988年

1993年

1998年

2003年

2008年

2013年

金额

(亿美元)

0.5

2.5

27.2

144.0

205.0

583.6

1292.2

1972.8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台港澳司网站)

材料五: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国台办称之为“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降低两岸的联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仍旧无法拨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目标只求稳定,不求发展,只管控风险,不增长动力,不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走愈远。

﹣﹣新华社评论

(1)材料一中提到的“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它是由谁首创的?

(2)根据材料二内容,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国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的特色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3)材料三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竞割台湾去”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国民党元老写下的《望大陆》又因何而起?

(4)材料四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前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2、

从世界的被发现,到现在世界已成为一个共同的“地球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三: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 自己影响世界》报道

材料五:截止2015年4月15日,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个(如图所示).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

(1)材料一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5)材料五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日没有加入亚投行的主要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