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个溴原子的质量是79.90g
B . 溴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C . m=35,n=7
D . 溴化镁的化学式为MgBr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检验甲烷燃烧有CO2生成
B .
读液体体积
C .
取用液体药品
D .
吹灭酒精灯




3、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 . 2个氧分子:2O
B . 一氧化碳:Co
C . 3个钠离子:3Na+
D . 氧化钠:NaO
4、下列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客观事实 | 微观解释 |
A |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 水分子间有空隙 |
B | 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 | H2O分子中有H2 |
C |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 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
D | NaOH溶液能导电 |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 |
A . A
B . B
C . C
D . D
5、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下列有
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
B . 乙硫醇中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6:1
C .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
D . 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6、从“宏观”和“微观”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
烧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 该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C . 该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 . 该反应中分子、原子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铁、碘、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 焚烧秸秆气中的PM2.5
C . 服用含Al(OH)3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
D .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去除油污
8、右图是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B . 40℃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 升高温度可将M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 6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N>M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加水溶解的办法可鉴别NaCl、NH4N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
B . 将O2、C,CO、CuO、Na2CO3、稀硫酸六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4个
C . 稀释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可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98g
D .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10、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比较Zn 和 Fe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
探究铁钉生锈时O2 是否参与反应
C .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D .
测定空气中 O2 的含量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工业上以粗盐(含少量MgCl2、CaCl2杂质)为原料,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NaOH,其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步骤③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
(3)验证步骤②中CaCl2已完全转化为CaCO3的方法是 .
(4)写出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排放在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应选用 装置进行收集,然后将此装置连接装有 (填试剂名称)的试剂瓶,对多余的二氧化硫有进行吸收处理,吸收二氧化硫的方程式为: .
(3)某同学用B装置制得了CO2 ,进行下图所示实验:其中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 , 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 . 变红色
B . 变蓝色
C . 变白色
D . 不变色
3、市场上有两种外观类似黄金的Cu﹣Zn合金和Cu﹣Ag合金制品,若实验室只提供一瓶
稀硫酸和必要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取上述(1)中的合金粉末20克放入烧杯中,加入50克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
得烧杯内剩余物的质量为69.8克.求: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该实验中,根据氢气的质量可算出Zn的质量,然后算出铜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有同学
认为还可以通过测定其他数据来计算Cu的质量分数,该同学的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