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哪种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
A . 红光
B . 紫外线
C . 红外线
D . 绿光
2、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6℃
B .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50cm
C . 人一次脉搏的时间约为4s
D . 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
3、广场舞声音响起,居民区安静“荡然无存”.有人建议在跳舞的广场周围设置用吸声材料制成的板墙以削弱噪声的影响,这种做法( )
A . 不能控制噪声
B . 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 . 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D . 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上的E点.若要使反射光射到墙上的F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平面镜不动,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角
B . 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定距离
C . 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适当角度
D . 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顺时针转动适当角
5、寒冬带着眼镜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变得“模糊”,这是因为室内的水蒸气预冷发生了( )
A . 液化
B . 凝华
C . 汽化
D . 凝固
6、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光的色散
B .
钢笔移位
C .
小孔成像
D .
水中倒影




7、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某小组有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做法,正确的做法是( )
A . 图甲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
B . 图乙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
C . 图甲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
D . 图乙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
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带保持不变且需要吸热的是( )
A . 冰的熔化过程
B . 水的凝固过程
C . 蜡烛的熔化过程
D . 蜡烛的凝固过程
9、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时,小米同学将呈现折射光线的活动月牙板向后折,发现在月牙板上看不到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就此现象可以说明( )
A . 当月牙板向后折时,折射光线消失了
B .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C . 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D .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0、老师让全班同学测出自己拳头的周长和脚的长度,数据汇总到小明这里,小明发现各人的拳头周长和脚的长度近似相等,得到结论:手大的人脚也长.小明所做的是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进行实验
D . 分析与论证
11、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为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试据下表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
金属 | 钠 | 镁 | 铝 | 铜 | 铁 |
熔点/℃ | 97.5 | 649 | 660 | 1083 | 1535 |
沸点/℃ | 883 | 1090 | 2467 | 2567 | 2750 |
A . 铁﹣铜合金
B . 钠﹣铝合金
C . 镁﹣铁合金
D . 铁﹣铝合金
12、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不但可以拍照,还能扫描黑色二维码快速登录网页、网上支付或加微信好友,如图所示是手机扫描广告纸上二维码时的情形,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维码是光源
B .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能反射光线
C .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D . 手机的厚度小于摄像头透镜的焦距
13、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 在0﹣60s内物体一直在运动
B . 在20﹣40s内物体的运动速度为5m/s
C . 物体在0﹣20s比在40﹣60s内运动得快
D . 在0﹣60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0m/s
14、如图,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N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面上的一个圆孔,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现在暗盒右侧与盒侧面平行的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 )
A . 一定是凹透镜
B . 一定是凸透镜
C . 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
D . 可能是厚平板玻璃
15、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
A .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 .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 .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将如图中三种测量工具的测量结果填写在如表中相应的空格中
球的直径 | 体温计的示数 | 机械秒表的读数 |
cm | ℃ | s |
2、聆听共老牛与蚊子发出的声音吗?通常情况下 叫声响度较小, 的叫声音调较低;音调较低说明其发声部位振动的 (振幅/频率)较小.
3、2015年12月22日傍晚,南京天空出现了玫红色雾霾的奇景,“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预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的小水珠;“霾”是指固体小颗粒,其中含有大量的PM2.5(直径≤2.5μm的颗粒物),2.5μm= m.专家说这是傍晚的霞光遇到了雾霾产生的景象,这也说明白光 (是/不是)单色光.
4、2016年1月6日,我国地震台网探测到朝鲜境内发生了一次强度约为5级的地震,朝鲜证实进行了核试验,核爆炸产生的 (超声波/次声波)能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这种波的频率比可听声波 (高/低),这种波对人体有杀伤力,这说明它具有 .
5、司机开车要善于通过观后镜了解车后情况,图示观后镜为平面镜,后车在镜中的像与后车大小 (相等/不相等);当看到后车像在镜中占据空间变大时,说明后车离本车变 (近/远);观后镜也有凸面镜的,凸面观后镜 (遵循/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如图所示,常温下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试管里,用气球套在试管口上,会看到气球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干冰 (前两空填物体变化名称)形成的;过一段时间,试管壁外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试管壁外结霜的现象,说明干冰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 .
7、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是男子1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他在2009年柏林世锦赛上以9秒58的成绩夺冠,在2015年北京世锦赛上又以9秒79夺冠,就这两次比赛而言,他在 年跑得快,比较快慢的方法是相同 比 .
8、如图所示是用照相机通过每隔0.1s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沿直线向右运动的情况,由图可知小球做的是 (匀速/加速/减速)直线运动,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 cm,小球从位置A到位置C的平均速度 m/s.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根据要求完成如图作图
(1)如图甲所示,在水平管道前放一平面镜可以使倾斜向下的光线水平射向入眼,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2)如图乙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同时,还在水面发生反射,在图中画出法线,并用箭头标出各条光线的传播方向.
(3)如图丙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根据图示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2、2019年前江苏13个省辖市将全部开通时速200公里的高铁,小李乘坐高铁从南京到徐州,发车时间为上午9:30,到达徐州的时间是11:00,这段路程为330km,列车中途经过一个隧道,当他所在的车厢进隧道时,看到车厢内显示屏上的示数为216km/h,他用手表开始计时,经过20s车厢出隧道,求:
(1)列车由南京到徐州全程所用的时间为多少h?
(2)列车由南京徐州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设想列车在隧道中匀速运动,则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m.
3、如图所示的保温瓶主要用于盛装沸热水.小红为研究家用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先在瓶中灌满热水,测量初始水温,过一段时间后再测水温,用同一只水瓶先后共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序号 | 瓶内水量(mL) | 初始水温(℃) | 时间(h) | 末态水温(℃) |
1 | 1000 | 91 | 4 | 78 |
2 | 1000 | 98 | 8 | 74 |
3 | 1500 | 91 | 4 | 80 |
4 | 1500 | 98 | 10 | 75 |
5 | 2000 | 91 | 4 | 82 |
6 | 2000 | 98 | 12 | 77 |
(1)小红子在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除了保温瓶,测量水量的量杯及及时工具外还有 .
(2)从表中序号为 的数据可以发现,这只保温瓶末态水温与 有关;由此,请你对家人使用保温瓶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4、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室有四种玻璃板:①2mm厚无色透明②2mm厚浅茶色透明③5mm厚无色透明④5mm厚浅茶色透明,在探究活动中应选用序号为 的玻璃板竖立子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后并移动,人眼就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说明: .
(3)为了探究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 (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中,表中“B到玻璃板的距离”应是B到玻璃板 (前/后)侧的距离.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
序号 | 1 | 2 | 3 |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3.00 | 5.00 | 8.00 |
B到玻璃板的距离 c/m | 3.00 | 5.00 | 8.00 |
(5)实验中如果观察到棋子A的像太暗,可以用手电筒照射 (棋子A/玻璃板前表面)的方法改善效果.
5、如图是小阳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阳应按照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中小阳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视线应沿图中 (A/B/C)所示的方向;
(3)如表所示的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阳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
时间/min | …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
… | 96 | 97 | 98 | 95 | 98 | 98 | 98 | … |
(4)改正数据后,小阳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 ℃,可以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为 .
(5)小阳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