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巨中学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1小题)

1、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 . 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 . 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 .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2、“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手影﹣﹣平面镜成像   B . 摄影﹣﹣光的反射 C . 投影﹣﹣凸透镜成像 D . 倒影﹣﹣光的折射
3、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9 m/s B .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10.2m/s 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 m/s
4、“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小华接听电话喊道.小华主要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判定是外婆打来的(   )
A . 音色 B . 音调 C . 响度 D . 频率
5、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 冰箱冷冻室的最低温度约为5℃ B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 . 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 D .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6、下列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 冰冻的衣服变干 B . 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C . 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D .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罐,外壁出现水珠
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
A . 花开时香气扑鼻 B . 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飘散在空中 C . 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D . 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
8、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
A . 量程15cm,分度值0.5mm B . 量程10m,分度值1dm C .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 量程3m,分度值1mm
9、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项操作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

A . 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B . 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C . 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 . 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10、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对接过程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十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太阳 B . 地球 C . “天宫一号” D . “神舟十号”
11、将一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于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可能是凹透镜 B . 一定是凸透镜,纸上的光斑是太阳通过透镜所成的实像 C . 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l D . 一定是凸透镜,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透镜的焦距也随之变大

二、填空题 (共8小题)

1、“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2、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      现象,我们通常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此现象,如图.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      ,实验中,位于光屏      处以外(选填“a”或“b”)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光屏上呈现的红、绿、      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3、小红站在平面镜前0.5m处观察自己的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所成的像是      立的      像,若以1m/s的速度向后退了2s,此时像离人      m,此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      ,反射角等于      度,分界面的      侧是玻璃.

5、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质的运动.如图1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1秒的不同位置.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       球运动平均速度大,图2中的图象描述的是       球的运动.

6、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      透镜.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在光屏上会出的是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7、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      (选填“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      (选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

8、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 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 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 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      透镜制成的眼镜.

三、解答题 (共8小题)

1、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甲,画出物体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2)图乙中,a、b是从点光源S发出的、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完成光路并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

(3)如图丙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2、从南京到上海的K1158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表1所示,从南京到上海的G7013次高速动车时刻表如表2所示.

表1: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1

南京

起点站

12:30

O

2

常州

14:05

14:08

136

3

无锡

14:38

14:40

175

4

苏州

15:14

15:22

217

5

上海

17:00

终到站

300

表2: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1

南京

起点站

13:OO

O

2

常州

13:39

13:40

136

3

无锡

13:50

13:56

175

4

苏州

14:12

14:13

217

5

上海

14:30

终到站

300

(1)由南京到上海,乘坐G7013次高速动车比K1158次快速列车节省的时间为多少小时?
(2)求 G7013次高速动车的由南京开往上海的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3)G7013以50m/s的平均速度通过全长为3200m的大桥,列车全部通过桥所用的时间多少秒?(列车长为150m)
3、测量时物理实验的基础,完成下列有关测量的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A尺的分度值是      ,由图可知      (填字母)尺使用不正确,根据正确使用的尺读出木块的长度为      cm.

(2)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填字母)

4、在练习使用刻度尺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宽,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理课本的宽度是      

(2)为了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小明与同学交流后确定了测量方案.请帮助小明同学完成如图乙中的实验表格的设计(不需要填写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一张纸的

厚度/mm

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所示,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      ,此时看见的      (选填“是”或“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2)如图乙所示是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      (选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      像(完整描述像的特点).
(3)如图丙所示是一次日全食图片,日食现象的成因可以用      规律来解释,观测日食时用肉眼直视太阳很容易灼伤眼镜,这是因为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      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6、如图所示.

(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只改变凸透镜与      的距离(选填“光源”或“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在实验时,小明用该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乙(a)所示,则物距满足的条件是      
(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丙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最合理的做法是      
(4)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丁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5)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眼睛应在什么位置朝着什么方向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答:      
(6)图戊是“视力矫正”的实验装置图,此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若将眼镜撤去,将光屏向透镜移近一些才能再次呈清晰的像,所用眼镜片是      透镜.
7、在“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约为l cm、长为60cm的玻璃管中注煤油,管内留一个小气泡后封住开口.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

(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0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如图(1)”;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如图(2)”.

      同学的方案正确.

(2)按照正确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你认为这个数据可能是      ,依据是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5

10

20

(3)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图(3)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象.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的观察范围是       (3)
A . 0~10cm B . 10~25cm C . 从10cm到极远处 D . 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巨中学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