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同步练习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鉴真玄奘西行郑和
①戚家军台州抗倭②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③明成祖迁都北京④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祖诸遗城,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
这首《七子之歌》曾经打动了不知多少人的心,你知道这首歌所表现的是我国哪一处地方被哪一列强何时霸占的吗?该地方又是何时回到母亲怀抱的?
材料一:
项目 | 郑和 | 哥伦布 |
时间 | 1405~1433年 | 1492~1504年 |
航海次数 | 7次 | 4次 |
各次航海的船只 | 大小船只200多艘 | 最少3只,最多17只 |
每次航行人数 | 约2.7~2.8万人 |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倭寇之患由来已久。明朝中期,倭寇之患更加严重,倭寇的侵扰范围遍及东南沿海,严重损害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经过努力,东南沿海的倭寇都被平息。”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