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石壕史》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石壕吏》中流露出的诗人感情是(  )。

A . 诗人对老妇一家的同情。 B . 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 C . 诗人对老妇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 . 诗人对官吏暴虐的愤怒。
2、对《石壕吏》这首诗开头四句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1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 . 第2句交代了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 . 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 . 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3、对下列各诗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 . 吏呼/一何怒 D . 二男/新战/死
4、下面各句中书写与全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D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作者与《马说》的作者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 B . 《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C . 《春望》中“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 D . 《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
6、下面加线的字解释有错误的是(      )。

A . 老翁逾墙走(越过) B . 一男附书至(书写) C . 二男新战死(最近) D . 急应河阳役(应征)
7、选出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 诗歌内容的核心是“捉人”,全诗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述的。 B . 诗歌在深刻揭露黑暗残暴的兵役制度的同时,也变现了人们那种坚韧的爱国精神。 C . 这是一首叙事诗,该是虽然没有运用抒情和议论,但故事情节记叙比较完整,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 D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两个“一何”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
8、杜甫的“三吏”指的是(    )。

A . 《石壕吏》 B . 《潼关吏》 C . 《新安吏》 D . 《长安吏》
9、杜甫的三别是(      )。

A . 《新婚别》 B . 《离家别》 C . 《垂老别》 D . 《无家别》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杜甫字子美,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著有“三吏”,另外两篇分别是《      》和《      》。

2、《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            

3、《石壕吏》中描写战争之惨烈的句子是      

三、阅读理解(共1小题)

1、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解释诗句中加线的词语。

一男附      

二男战死      

死者长      

室中无人      

(2)“妇人”致词分三层,这三层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3)《石壕吏》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石壕史》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