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考政治模拟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    )

A . 80 B . 85 C . 90 D . 95
2、2016年12月28日,泰镇高速               正式建成通车。泰镇高速公路是我省“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网规划中“联三”泰州至镇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

A . 泰州段 B . 扬州段 C . 苏州段 D . 温州段
3、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颁奖。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是(    )

A . 张存浩     屠呦呦 B . 赵忠贤      王小谟 C . 赵忠贤     屠呦呦 D . 张存浩      王小谟
4、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表明我国正在实施的战略是(    )

①区域协调发展            ②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③创新驱动发展            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
5、“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

①学会感恩,少抱怨   ②懂得宽容,少计较   ③树立自信,少自卑   ④拥有自尊,少自负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④
6、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    )

①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                ④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7、国家要繁荣、民族要振兴,需要我们每个公民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说明受教育(    )

A . 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 B .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C . 既非公民权利又非公民义务 D .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8、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对秦玥飞的选择,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对他人对社会有贡献,人生更有意义       
②报效祖国,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③服务农村农民,无私奉献,精神可嘉       
④留学归来做个村官,大材小用不值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9、据2017年2月22日人民日报,南京市所有公办、民办小学本周起开始实行“弹性离校”制度,为小学生免费提供延时照顾服务。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社会保护 D . 司法保护
1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之所以要孝敬父母,从法律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A . 父母赋予子女生命,抚育我们成长 B .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C . 孝敬父母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D . 尊敬赡养父母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11、小明参赛获奖,受到老师表扬,他满心欢喜、更加踏实;小华考试作弊,受到老师批评,他伤心之至、破罐破摔。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小明正确,因为他能能正确认识、对待老师的表扬    ②小华错误,因为他不懂得批评也是老师对学生爱护

③小明经得起老师的表扬,小华承受不住老师的批评    ④小明和小华都能懂得表扬与批评是老师应尽的责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2、在生活中,闯红灯会导致交通堵塞,甚至会引发恶性交通事故。由此可见(    )

A . 有行为就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由多个行为引起 B . 有行为就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由一个行为引起 C . 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的行为会产生一个后果 D . 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的行为会产生多个后果
13、与道德、准则、守则等行为规范相比较,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 由国家制定 B . 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 . 由国家认可 D . 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14、

法律严厉打击下面漫画中人物的行为,这表明(    )

①法律维护公共秩序                 ②法律维护公共安全

③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④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5、2016年12月4日,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总书记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宪法(    )

①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④是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6、

下图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变化图。根据图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我国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偏低                  ②从现在起,15﹣59岁人口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③60岁以上人口比重逐渐增多,我国渐渐进入老年社会     ④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70%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7、2016年9月22日,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举行,我国有上百个城市参与了无车日活动。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    )

①有利于在全社会倡导绿色出行理念          ②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空气污染

③将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           ④有利于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于2016年9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依法兴善的新时期。这表明(    )

A .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B .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 C . 公民不参与慈善事业是犯罪行为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19、2017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GDP增长6.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总理报告定下的这些“小目标”,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这表明我国政府(    )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20、201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周年的日子。得益于加入世贸组织红利,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同时,“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也让中国为世界经贸发展贡献了力量。这说明(    )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③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公平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

A . 正确 B . 错误
2、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

A . 正确 B . 错误
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A . 正确 B . 错误
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

A . 正确 B . 错误
5、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要我们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简析题(共3小题)

1、

仔细观察漫画“坑”,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消费者的哪些权益受到侵犯?

(2)请你向画中人建议几种合法的维权途径。

2、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2016年11月11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

(1)校园欺凌的危害有哪些?

(2)教育部等九部门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向校园欺凌和暴力说“不”?

3、小军在同学小丽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她的住址、电话、QQ等信息告诉了网友。小丽为此多次遭到对方骚扰,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小丽得知此事因小军而起,便找小军评理,要求小军赔礼道歉。小军却说,公民有言论自由,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请找出小军和小丽的言行,并运用法律知识,分别对他俩的言行进行评析。

四、实践探究题(共1小题)

1、2016年12月9日下午,泰州市委召开“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动员大会,通过部署开展“大走访大落实”活动,进一步把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引向深入,全力打赢“两聚一高”主攻仗。

某校积极响应泰州市委号召,开展师生大走访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何为“两聚一高”,小明不大明白。通过走访党员李伯伯,小明得知,“两聚一高”是指“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今后五年全省发展的总命题、总纲领、总指引。小明觉得李伯伯的解读与我们所学思品知识密切相关。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走访日记:

今天,我走访了张阿姨。张阿姨说:“改革开放以来,村里百姓生活越来越美,日子越过越甜。我经营了一家小商店,虽然苦点累点,但收入不错。儿子在乡镇企业上班,每年除了工资8万多元外,还有各种奖金、津贴3万多元。”

(1)“两聚一高”的内容与我们所学的哪些思品知识密切相关?

(2)紧扣以上信息,请你探究“百姓生活越来越美,日子越过越甜”的原因。

(3)小明在日记中写道,通过走访活动,我在知识、能力、情感等诸多方面收获很多……

请你为小明补上这篇日记的主体部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考政治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