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同步练习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明朝的建立者和时间分别是()
A . 朱温,1368年 B . 朱元璋,1368年 C . 朱棣,1421年 D . 朱熹,1421年
2、明朝建立时的首都是()
A . 西安 B . 南京 C . 北京 D . 杭州
3、明朝时,掌管地方事务的行政机构是()
A . 行中书省 B . 中书省 C . 三司 D . 六部
4、中国古代宰相制度设立和废除是在()
A . 唐朝和明朝 B . 隋朝和宋朝 C . 秦朝和明朝 D . 汉朝和元朝
5、下列强化君主权力的措施中,不是明太祖采取的是()
A . 设殿阁大学士 B .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 C . 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D . 设立特务机构东厂
6、明朝沿袭了前代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考试的试卷命题范围是()
A . 四书五经 B . 时事政治 C . 诗赋 D . 算术、法律 答案
7、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制度的目的是()
A . 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 B . 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 C . 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 D . 使古代的优秀文化不被遗忘
8、明朝时期科举制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
A . 考试目的 B . 考试手段 C . 考试内容 D . 考试管理
9、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下面对其最恰当的表述是()
A . 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 . 设锦衣卫,开创了特务机构统治 C . 八股取士,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 D . 加强君权,空前强化君主专制
10、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中国前代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 . 分解相权 B . 分化地方行政权 C . 文化专制 D . 设特务机构
11、“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济,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地。就教他骗的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 . 科举制度是一种公开公平的选官制度 B .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C . 科举制度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 D . 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12、“靖难之役”的实质是()
A .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 B . 农民起义军讨伐地主政权的战争 C . 民族之间的国内战争 D . 地主政权之间的割据战争
13、与燕王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相似的是()
A . 东汉光武帝刘秀 B . 唐太宗李世民 C . 宋太祖赵匡胤 D .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
14、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A . 废除丞相 B . 分封藩王 C . 设立东厂 D . 迁都北京
15、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废除丞相制度 B .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 . 八股取士 D . 设内阁、六部
16、明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最能说明封建制度已经渐趋衰落的是()
A .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 . 废除行省,设三司 C . 设厂卫特务机构 D . 以八股取士
17、下列措施与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有关的是()
A . 废除丞相 B . 开始实行八股取士 C . 执行削藩政策 D . 设锦衣卫
18、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的突出表现是()
A . 设殿阁大学士 B . 设立三司 C . 八股取士 D .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19、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主要目的是()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C .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 . 解决藩王问题
20、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

朱元璋拿出一幅字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时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A . 君权的强化 B . 君臣关系亲善 C . 君臣关系紧张 D . 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

请回答:

(1)这是哪个朝代的官制变化?文中“帝”指谁?
(2)“六部”指的是什么?他们对谁负责?
(3)材料中“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

“有四个朋友,夜里在一家内室饮酒,其中一人喝得有些醉意,在谈话中大骂魏忠贤,在一旁的三个人劝他小声一点,骂者说:‘东厂又怎么样?他还能剥我的皮?’话音未落,突然闯进一伙东厂的人,把四个人一起抓去了。咒骂者被活活剥了皮。”

请回答:

(1)分析上述事件应该发生在哪个历史朝代?
(2)材料中的“东厂”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增设的?除此之外,该朝代的特务机构还有什么?
(3)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受?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在此之前,官员的选拔依据主要是什么?
(2)你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3)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
4、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请写出秦、西汉、元、明这四个朝代加强地方行政管理的主要措施或政治制度。

(1)秦朝:      

(2)西汉:      

(3)元朝:      

(4)明朝:      

(5)小明同学想探究秦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管辖的措施,他主要应依据()

(5)
A . 影视作品 B . 民间传说 C . 《史记》《资治通鉴》 D . 秦始皇兵马俑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明太祖和明成祖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非常有效……从此以后,大臣们忠于皇帝,臣民们安分守己,社会出现稳定局面。

小军:这些措施对明朝来讲,有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锦衣卫、东厂不受法律制约,致使社会没有法制、民主可言,到后期,还导致了宦官专权,又成了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小红:八股取士虽然培养出了忠于皇帝的官吏,但却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限制了读书人的眼界,他们不关心世界发展,不关心科技发展。这是我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一个原因。

(1)请你列举小明所说"明太祖和明成祖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
(2)小明、小军、小红针对明朝制度展开讨论,从他们的讨论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