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下学期月考政治试卷(5月份)

年级:八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8小题)

1、作为消费者,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向下列部门提起诉讼(    )
A . 律师协会 B . 消费者协会 C . 公安局 D . 人民法院
2、父母去世后,同胞弟弟以出嫁的女儿不能继承遗产为由,将父母遗产独自占有,姐姐诉诸法院。法院依法判决姐弟俩共同继承父母遗产。法院判决的依据有( )

①第一、二顺序继承人可以一起继承遗产  ②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③法定继承人都能继承遗产  ④子女都是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3、李克强总理有过这样的比喻:政府的职责就是管好两个灯。一个是路灯,另一个是红绿灯。管好路灯,就是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为所有人照路;管好红绿灯,就是要讲规则。关于公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公平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社会公平对个人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③增强规则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平 ④公平就是让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4、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当你遭遇不公平对待时,你会( )

①调整思维方式,理性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 ②采用一切手段,以谋求绝对的公平

③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 ④崇尚公平,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现阶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 )

①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②当正义与制度融为一体时,公平与和谐才有可能实现

③正义的制度是为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制定的 ④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推动社会的进步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6、经过长期经济繁荣,中国迈入进步时代,公众对自身的公民权利也越来越清楚,越来越自信,下列关于公民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 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资格、自由和利益 B . 是公民最高的人身权益 C . 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应当承担或不得从事的行为 D . 是指公民的基本权利
7、

如图漫画《到底谁盲》中年轻人的行为(    )

A . 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 B . 是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的表现 C . 是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不享受权利的表现 D . 是缺乏公德心、割裂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表现
8、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小李的爸爸因工作认真、出色,被授予“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并获得了奖金。这说明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    )

A . 相互依存的 B . 相互促进的 C . 相互结合的 D . 完全重合的
9、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被称为“母法”,即为众法之母,是因为(    )

A . 宪法的内容是其他法律内容的总和 B . 宪法的修改程序严格 C .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D . 宪法的制定程序严格
10、作为一名成熟的消费者,应该(    )

①不轻信广告宣传                  
②不买“三无产品”

③购物后索要发票或者凭证  
④尽量不消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1、初中生丁某逃课到营业性网吧玩游戏,结果被他人敲诈50元钱,第二天丁某以正当防卫为由,找了几个人把敲诈者打成重伤,下列对丁某行为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丁某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也没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丁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且侵害了他人生命健康权

③丁某打人的行为是属于维权,可以不负法律责任                    ④丁某违反了未成年人禁止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2、武汉一名16岁的在校高中生凭借“无压痕眼镜架”“世界筷子”“自洁水龙头”等多项发明专利,成为“学生股东”第一人,这则实例说明未成年人享有(    )

A . 财产继承权 B . 财产保障权 C . 受教育权 D . 智力成果权
13、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举行“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权利的保护,该权利是(    )

A . 生命健康权 B . 人身自由权 C . 受教育权 D . 智力成果权
14、下列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

①小明因妒忌而诬陷小辉在考试中作弊──名誉权                                 ②小强同学参观历史博物馆,发现博物馆里安装了很多摄像头──肖像权

③小迪同学长得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姓名权       ④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信息卖给某信息公司──隐私权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5、某校八年级的小强因英语考试只有30多分,被老师骂作猪头,老师还以此警告全班同学。该老师的做法(    )

A . 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用心良苦 B . 侵犯了小强的人格尊严权 C . 剥夺了小强的受教育权 D . 能刺激小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16、张某在自己的遗嘱里明确写道:自己财产的一部分给邻居失去父母由奶奶照顾的小玲所有。小玲获得遗产是通过(    )

A . 法定继承方式 B . 遗嘱继承方式 C . 遗赠继承方式 D . 认识的方式
17、下列选项不属于公民享有智力成果权的是(    )

①赵某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获得300元稿费    ②钱某做商品的形象代言人获得收入

③吴某在商场购物获得100元优惠券 ④周某获得发明便携式书包的专利权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8、下列做法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是(    )

①某商场为了创收对购物者硬性搭售一次性纸杯     
②某中巴车售票员不为乘客提供路线情况

③赵奶奶买了20斤苹果,回家一称只有18斤            
④某美容院以店庆酬宾为由,推行“五折优惠”,实际上销售的是伪劣的化妆品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④
19、我国法律规定的受教育权(    )

①是全体公民的权利 
②具有强制性、公益性和统一性          
③是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

④是一项基本的人权 
⑤都在义务教育法中进行了具体规定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⑤ C . ①②⑤ D . ①②③④
20、民法总则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可见(    )

①我国公民的信息安全受法律保护           ②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获取他人信息

③尊重他人隐私是每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侵犯他人信息安全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21、开心麻花团队创作的小品《扶不扶》关注社会热点,受到广泛好评。小品中的当事人郝建不怕误会毅然扶起不慎摔倒的老人。郝建的做法(    )

①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        ②是真善美的行为

③自找麻烦,不宜提倡        ④是尊老扶弱的表现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2、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特别是依法享有受教育权的保护,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①体现了留守儿童受教育权是否得到保障,这是国家的事  ②青少年要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③国家重视和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④受教育权只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23、我们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受法律保护。下列对隐私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有隐私的人肯定是思想不好的人 B . 隐私是不危及社会和他人的个人私事 C . 凡是正派的人都不应该有隐私 D . 隐私都是不见得人、不健康的东西
24、年迈的丁老先生通过律师立下合法遗嘱,将自己仅有的一套住房留给悉心照顾自己15年的女儿。丁老去世后,从未关心过他的儿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平分房产,法院却依然将住房判给了丁老的女儿。其主要依据是(    )

A . 丁老的儿子不是法定继承人 B .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C . 只有女儿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D . 因为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
25、我国法律保护公民智力成果权(    )

A . 是指保护我国公民的著作权 B . 主要是保护知识分子的合法权利 C . 更好地激励人们创造无形财产 D . 主要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
26、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我国公民取得的下列财产,不受法律保护的是(    )

A . 私营企业主王某合法经营,年终缴纳各种税后获得收入26万元 B . 张某当兼职编辑,获得稿酬200元 C . 周某参与网上赌球,赢了5万元 D . 鲁某依法分得父亲的遗产6万元
27、河南学生王娜娜高考后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经调查,2016年3月,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张雪,以及9名相关责任人分别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材料中,王娜娜的                 权利被侵犯。(    )

A . 姓名权、受教育权 B . 姓名权、荣誉权 C . 受教育权、名誉权 D . 隐私权、财产权
28、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部分民众借助全国人大代表在知名网站开通的“两会建议通道”,表达自己的意思和建议,这表明公民(    )

A . 可以直接决定国家的大事 B . 通过合法的方式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C . 有言论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D . 人大代表是通过网络选举出来的

二、简答题(共1小题)

1、2017年4月18日,枣庄市某中学附近发生一起校园欺凌案件。当地公安分局接报后,高度重视,迅速开展工作。经初查:近日某中学学生陈某(男,13岁)与同学王某(女,13岁)因琐事发生纠纷,后王某将此事告知其同学王某某(男,15岁,系初三学生),4月17日下午,王某某纠集他人在文檀小区对陈某进行殴打。

(1)欺凌者王某某侵犯了陈某什么权利?这项权利由哪两部分组成?

(2)公安局为什么重视和保护公民这项权利?

三、辨析题(共1小题)

1、小丽的家长为了更好了解小丽,经常会随意私阅小丽的信件和日记。小丽就认为:父母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为了防止这类侵权现象,只能自我封闭起来。请你对小丽的观点进行辨析。

四、分析说明题(共1小题)

1、2017年3.15晚会曝光了:“三无体检队”进几百所学校:危害13万孩子的眼睛;日本辐射食品流入国内,涉及永旺超市无印良品连锁店,这些食品的中文标签均写着产地为日本,但并无标注具体地址,揭开标签可以看到,贩卖者地址为日本东京都丰岛区;曝光耐克zoom air气垫鞋没有气垫,只是实心橡胶底;有买家购买手机时遭遇被卖家强制要求预存话费等等现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2)以上行为会造成哪些危害?

(3)消费者应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综合探究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北京“房娃”辍学:北京某初中男孩,认为家里有14套房子,生活无忧,上学读书没用,而选择辍学。

材料二:中国农村地区初中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农村初中辍学现象已不是个别学校、个别地区的现象。它已成为中国农村初中教育阶段的一个普遍性的严重问题

材料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

材料四:2017年2月22日关于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到:要针对少数适龄儿童、少年延缓入学、休学或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等特殊需求,提前对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做好政策宣讲工作,增强告知及解释力度。对违反《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的行为,要依法督促改正。

(1)材料一,二反映了社会存在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为什么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3)请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下学期月考政治试卷(5月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