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科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科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 B . 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 C .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 . 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2、

2017年5月,我市发现的丽水树蛙(如图)被确认为蛙类新种,它叫声似鸟鸣,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在陆地和水中均能生活。该树蛙在动物学的分类上属于(    )


A . 鱼类 B . 两栖类 C . 爬行类 D . 哺乳类
3、

如图为某文化衫图案,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能发生,是由于镁的(    )


A . 延展性好 B . 导电性好 C . 导热性好 D . 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4、2017年以来,我省磐安、临安等地都有地震发生。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 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B . 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 C . 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D . 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5、

地球在不停地绕日公转,6月12日地球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6、下列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

A . 水中倒影 B . 平面镜成像 C . 杯中笔弯折 D . 手影游戏
7、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A . 变强 B . 变弱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8、

在新农村建设中,缙云县某村道路两旁种上了七叶树(如图),它树形优美、果实奇特,是观叶、观花、观果不可多得的树种,下列有关七叶树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叶属于营养器官 B . 七叶树属于被子植物 C . 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D . 根吸收的水是由导管输送的
9、如图所示,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镊子夹石块 B . 起子开瓶盖 C . 羊角锤拔铁钉 D . 天平称物体质量
10、

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 .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11、

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 B . 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 . 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2、

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② C . ②③① D . ③②①
13、

如图是模拟人体膈的升降与呼吸关系的装置,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 装置中编号3模拟肺 B . 装置中编号4模拟横膈膜 C . 手向下拉4,小气球2变小 D . 手向下拉4,模拟的是呼气过程
1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现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固体最可能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

固体不溶解

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振荡

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一氧化碳通过炽热的该固体,称固体质量、检测尾气

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与CO2

A . B . C . 金属单质 D . 金属氧化物
15、

如图所示电路中,R1的阻值为4欧,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3安;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示数为2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源电压为6伏 B . R2的阻值为1欧 C . S1和S2都闭合时,R2消耗的功率为18瓦 D . 只闭合S2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24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共8小题)

1、家庭厨房就是一个科学小世界,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大米、小麦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2)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当烧菜时温度长时间在120℃以上,不仅鲜味消失,而且会生成焦谷氨酸钠。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2)
A . 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味精鲜味最强 B . 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 . 起锅时加入味精比菜刚入锅时加入味精的鲜味更强
2、

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如图),天舟一号的任务之一是将储箱内的推进剂(液态燃料和液态氧)分别输送给天宫二号。


(1)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一起运动,若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飞船是      的;

(2)液态氧可由气态氧经过      而形成(填物态变化名称);

(3)要完成本次推进剂补给任务,天舟一号储箱内的压强比天宫二号储箱内的压强      

3、

根据你所学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对光时,转动物镜转换器,使      正对通光孔;

(2)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2)
A . 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 .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 . 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
(3)观察血涂片时,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4、

如图为科研人员研制的“发电鞋”,鞋的内部安装了磁铁和线圈,人在行走时发的电存储于蓄电池中,可用于手机充电。


(1)发电鞋发电时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

(2)穿该发电鞋以某速度行走,其平均发电功率约为0.4瓦,若以这样的速度行走10分钟,可产生电能      焦。

5、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克/厘米3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100毫升,计算时必须查阅的数据是      。配制过程除使用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6、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奖授予科学家大隅良典,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的成就。细胞自噬意思是“将自己吃掉”,即分解自身细胞蛋白或细胞的有关结构。当饥饿时,生物体会“应急”,能分解体内非必需的细胞成分来提供物质和能量;当被感染时,能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等。他还找到了自噬机制背后起控制作用的基因。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      

(2)吞噬细胞可通过自噬机制消灭多种入侵的细菌和病毒,该保护性重量功能属于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3)下列关于细胞自噬机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3)
A . 细胞自噬是受基因控制的 B . 细胞自噬机制紊乱,身体可能患病 C . 生物体适当饥饿,细胞的自噬作用会减弱
7、

“寓学于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图是“盖房子”的游戏示意图,其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两层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图中已放置好四种物质,还有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三种物质待放置。请回答:


(1)二氧化碳应放在      处(填序号);

(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③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3)第二层内的两物质间能相互转化,请写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8、

2016年浙江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在缙云开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电低谷时(如深夜),电站利用电网多余电能把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中储存起来;用电高峰时,再利用上水库中的水发电。

(1)蓄能时,水被抽到上水库中,电能转化为水的      

(2)发电时,若该电站上水库可用于发电的库容量为7.86×1063 , 上下水库平均水位差637米。上水库中可用于发电的水流到下水库,水的重力做功为      焦。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24小题4分,25小题6分,26小题7分,27小题6分,28小题9分,29小题8分,共40分)(共6小题)

1、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2、

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      

(2)毕希纳实验证实了      

(3)下列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3)
A .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 . 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 . 科学的发现是一个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3、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一。再将木块分别侧放、竖放,重复实验。

实验二: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二。再分别将一个砝码,二个砝码放在木块上,重复实验。
表一

实验次数

压力大小

木块放置情况

弹簧秤示数/牛

1

木块的重

平放

1.0

2

木块的重

倒放

1.0

3

木块的重

竖放

1.0

表二

实验次数

压力大小

木块放置情况

弹簧秤示数/牛

1

木块的重

平放

1.0

2

木块和一个砝码的总量

平放

1.5

3

木块和二个砝码的总量

平放

2.0

(1)实验一的第3次实验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牛;

(2)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      

(3)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

许多科学发现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才最终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

材料一:1892年瑞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克/升;由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NH4NO2==N2↑+2H2O),其密度为1.2505克/升,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

材料二:1894年4月瑞利和拉姆塞开始用如图装置进行“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研究:在倒立圆底烧瓶内引入两根金属导线,通电使瓶中空气里的氧气和氮气生成氮的氧化物,用碱液来吸收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和原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从气体进口不断向瓶内补克氧气,使反应持续进行。

材料三:瑞利和拉姆塞又设计了另一实验装置,将上述实验所得的气体干燥后,通过红热的铜粉来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少量的剩余气体,对剩余气体做光谱分析得知,这是一种未知的气体,并测得其密度约是氮气的1.5倍。1894年8月13日他们共同宣布:发现了一种未知气体,并命名为氩气。

材料四:1898年拉姆塞等人利用不同的物质沸点不同,又发现了氪气、氖气、氙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纯净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的是由      获得的氮气密度值(填“空气中”或“含氮化合物反应”);

(2)实验中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是      

(3)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氩气,获知“未知气体”中还有其它气体存在,其理由是      

5、

小科连接好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按一定操作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U/伏

2.5

2.0

1.5

1.0

电流I/安

0.22

0.20

0.17

0.13

电阻R/欧

11.36

8.82

7.69

(1)表中第2次实验时,小灯泡电阻为      欧;

(2)

将表中电流、电压数据转换为I—U图像,正确的是      

(3)小科发现第3、4两次实验小灯泡不发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小君按小科的方法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指针偏转,若此电路只有一处故障,你认为故障是      

6、

小峰和小刚阅读试剂标签后发现,市场销售的高锰酸钾晶体纯度高达99.5%,含水量可以忽略不计。为探究“试管放置方式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速度和体积的影响”,他俩设计了制取氧气的直立型装置(如图),并与斜卧型装置比较,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分别加入5.0克高锰酸钾晶体,用同一酒精灯分别加热,用同一型号的集气瓶收集气体,每组实验进行五次,实验数据取平均值后记录如下表:


装置类型

直立型

斜卧型

收集1瓶氧气所需时间/秒

59

68

收集2瓶氧气所需时间/秒

95

108

收集氧气的总体积/毫升

525

476

(1)收集2瓶氧气,所需时间较短的装置类型是      

(2)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斜卧型装置收集到氧气的总体积比直立型少的原因是      

(3)根据2KMnO4 K2MnO4+MnO2+O2↑,算出5.0克高锰酸钾生成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实验中发现,斜卧型发生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明显大于理论值,他们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

【提出假设】

小峰假设: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在较高温度下受热分解放出氧气;

你的假设:      

【设计实验】要验证小峰的假设能否成立,请设计简明的实验方案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30小题4分,31小题7分,32小题5分,33、34小题各8分,35、36小题各9分,共50分)(共7小题)

1、

丽水白云山森林公园内,大树林立,物种丰富,其中部分生物的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应添加的成分有      

(2)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2、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由      种元素组成;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多少支?

3、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在适宜且恒定温度下,改变灯与烧杯间的距离,分别测得金鱼藻1分钟内放出的气泡数(如表)。

灯与烧杯的距离/厘米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气泡数/个

18

15

10

8

6

4

2

0

(1)实验中灯功率不变,控制光照强度的方法是      

(2)当灯与烧杯的距离在不定期下范围内时,能产生气泡且随着距离增加气泡数越来越少的原因分别是      

4、

“汽车共享”在丽水市推出来受到市民的青睐,它属于公共交通的补充,可以满足人们自驾出行的需求。如图是我市一款按租用时间收费的电动共享汽车。五一期间,小科一家租用该款电动共享汽车去旅游,从租车点一路不停行驶105千米到达目的地,若全程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回答下列问题:

(1)推广电动共享汽车的好处有      (答出一点即可);

(2)租用该电动汽车的价格为0.5元/分钟,小科一家从租车点到目的地的租车费用为      元;

(3)该电动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千瓦,若汽车以额定功率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恒为1200牛,汽车的速度为多少?

5、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在南海北部1266米深的神狐海域,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查阅资料发现,古代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石油及天然气,海底的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固体物质即“可燃冰”。“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1)若甲烷的水合物化学式为CH4•8H2O,它的相对分子量是160,则CH4•8H2O中CH4的质量分数为      

(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量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的太阳能;

(3)可燃冰燃烧时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说明能量转化具有      性;

(4)人类正面临常规能源枯竭的危机,下列有关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4)
A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 . 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 C . 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
6、

BaCl2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若误服了BaCl2溶液可立即服用MgSO4溶液解毒。为测定某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克BaCl2溶液,不断加入MgS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Mg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      

(2)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      克;

(3)求原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

“童话云和”盛产木制玩具,是著名的木玩之城。小科同学从某玩具厂得到三块相同的积木,利用该积木和简单的器材在家里进行了“科学小实验”,请分析回答:

(1)称得一块积木的质量为144克,测得该积木的长10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则积木的密度为      克/厘米3

(2)当将积木搭成如图三种方式时,积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用P、P、P表示);

(3)把一块积木放入水中,若要使积木的上表面恰好浸没,则在积木上至少要施加多大的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科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