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漳平一中六校联考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35小题)
1、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 )
A . 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 . 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C . 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D . 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2、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则细胞内ATP、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葡萄糖的生成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依次是( )
A . 增加、减少、增加、减少
B . 增加、增加、减少、减少
C . 减少、增加、减少、减少
D . 减少、减少、增加、增加
3、每个碳酸酐酶分子每秒能催化6×105个CO2与相同数量的H2O结合成H2CO3 , 这比非酶催化的反应速度快107倍.由此说明酶具有( )
A . 专一性
B . 高效性
C . 多样性
D . 作用需适宜条件
4、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B . 酶的活性易受酸碱度和温度的影响
C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D . 酶一旦离开活细胞,不一定就失去催化能力
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化合物
B . 三磷酸腺苷可以简写为A~P~P﹣P
C . 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D . 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
6、在植物细胞里可以形成ATP的细胞结构是( )
①细胞质基质②叶绿体 ③线粒体④核糖体 ⑤高尔基体.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③④⑤
7、经测定,豌豆种子在发芽的早期,CO2释放量比O2吸收量大3﹣4倍,这说明此时的豌豆是( )
A . 只进行有氧呼吸
B . 只进行无氧呼吸
C . 无氧呼吸占优势
D . 有氧呼吸占优势
8、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如果没有95%乙醇和菠菜叶片,要使提取液中色素含量丰富,可以用来替代的实验试剂和材料分别是( )
A . NaCl溶液和新鲜青菜叶
B . 丙酮和新鲜青菜叶
C . 蒸馏水和大白菜叶
D . 酒精和大白菜叶
9、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相同点是( )
A . 都需要把太阳光作为能源
B . 都需要物质氧化形成的能量
C . 都需要利用氧气
D . 把无机物变为有机物
10、为提高温室内作物的产量,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 白天适当降温,使光合作用减弱
B . 夜间适当降温,使呼吸作用减弱
C . 夜间适当升温,使呼吸作用减弱
D . 夜间适当升温,使光合作用增强
11、关于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
B . NaOH的扩散体积与总体积比表示细胞物质运输效率
C . 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比例减小
D . 琼脂块越小,NaOH扩散的速度就越快
12、如图a→d表示某植物细胞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细胞可以为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B . b+c为一个细胞周期
C . a段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D . d段可看到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13、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
①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②出现纺锤体
③DNA分子的复制
④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A . ②→④→③→①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②→④→①
D . ②→③→④→①
14、在人体内细胞正常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 . 细胞器数量的改变
B . 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C . 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D . 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15、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 .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说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C . 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D . 用烟草叶肉细胞培养出完整植株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体现
16、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B . 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
C . 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D . 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1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的是( )
A . 噬菌体裂解细菌的过程
B .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C . 人的红细胞在经历120天左右后死亡
D . 蝌蚪发育成青蛙过程中尾部细胞的死亡
18、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B . 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
C . 细胞癌变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D . 癌细胞细胞膜两侧镶嵌的糖蛋白数量比正常的体细胞少很多
19、如图所示关于内环境组成的选项,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0、人体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
A . 组织液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B . 血浆温度的相对稳定
C . 细胞质基质的相对稳定
D . 血浆酸碱度的相对稳定
21、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二氧化碳
②葡萄糖
③血红蛋白
④钠离子
⑤载体
⑥血浆蛋白
⑦呼吸酶
⑧糖蛋白.
A . ①③④⑥
B . ②⑤⑦⑧
C . ②④⑥⑧
D . ①②④⑥
22、如图所示,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③中含有4种色素,其中叶绿素b含量最多
B . ④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C . 图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而增大
D . 图乙所示的结构来自图甲中的③
23、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
B . C3生成(CH2O)需要[H]、ATP和多种酶的参与
C . 提高温度可能促进(CH2O)的生成
D . 在无光条件下,有利于暗反应进行
2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的专一性决定了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B . 在稳定环境下暗反应中酶和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相对稳定
C . 在较强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二氧化碳的浓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
D . 水在光下分解和二氧化碳的固定速度都不受温度的影响
25、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B .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C . 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 .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26、在教材光合作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 . 普利斯特利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更新空气成分
C . 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
D .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27、大棚中种植的植物其光合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如图的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M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B . N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 . O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 . 光照强度为Q时,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28、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为该植物处于30℃环境中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是( )
A . a点时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只受温度的影响
B . 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 . c点时植物的CO2产生量为N1+N2
D . 若将温度降低到25℃时,a、d点均下移
29、黑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叶片小而薄,小王同学利用黑藻进行下列生物学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 |
A | 观察叶绿体 | 蒸馏水 |
B | 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1%的NaHCO3溶液 |
C | 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 30%蔗糖溶液、清水 |
D | 提取叶绿体色素 | 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 |
A . A
B . B
C . C
D . D
30、如图是某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核膜逐渐消失
B . 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核仁逐渐形成
C . 该图所示时期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2
D . 该图所示的细胞内可能含有中心体
31、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的关系如图所示.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
A . 核膜开始解体
B . 着丝点分裂
C . 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D . 出现纺锤体
32、如图是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的变化图解,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在AB段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B . 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
C . 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D . 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CD段高尔基体活动非常活跃
3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生长使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B .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 . 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共同特征是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D . 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必须要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实现
34、下列液体不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
①消化液 ②细胞质基质 ③血浆 ④淋巴 ⑤尿液 ⑥唾液 ⑦组织液 ⑧泪液 ⑨细胞内液⑩汗液.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⑤⑥⑧⑩
C . ②③④⑥⑦
D . ③④⑤⑦⑨
35、如图所示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 . 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C . 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
D .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C、H、O三种元素的转移途径以及能量转换过程,图中序号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C元素转移途径中,①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 反应阶段;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
(2)在H元素的转移途径中,影响⑤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3)在O元素的转移途径中,影响⑧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和温度.
(4)在植物体内,细胞分裂以及物质吸收等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自于 (填图中序号)过程产生的ATP.
2、如图中的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含有 条染色单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与A图所示细胞在分裂末期相比,其特有的特征是 .
(2)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B中DNA含量为 .
(3)染色体数目的暂时增倍发生在图B中的 段(填字母),增倍的原因是 .
(4)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要将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进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让细胞内的 染上颜色,便于观察清楚.
(5)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剪取2~3mm根尖,立即放入解离液中解离,其目的是 .
3、图1是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1内环境稳态调节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标号③和④所指液体的名称分别是 .
(2)正常人③内的pH值通常维持在7.35到7.45之间,血浆pH的稳定与它含有 等离子有关.
(3)溶液④所处的毛细管壁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 .
(4)图1中溶液②③④的化学成分与含量相近,但溶液 (填序号)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5)由图2可知,内环境稳态依赖于 调节网络构成的调节机制.若图中D和E分别代表酸碱度和温度,则C为 ,血浆中的C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4、甲图是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的玻璃容器内进行的实验示意图(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测量装置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乙图表示该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密闭玻璃容器内一天24小时的CO2浓度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叶肉细胞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
(2)图甲实验中对光照强度的控制可通过调节灯泡的亮度来实现,也可通过调节 来实现,装置中热屏障的作用是 .
(3)图乙代表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点是 .
(4)图乙FG段相比EF段CO2浓度下降趋缓的原因是 .
(5)利用仪器测定密闭玻璃罩内CO2的变化量:先黑暗处理1h,测得罩内CO2含量增加50mg;再给以1h的充足光照,测得罩内CO2比光照前减少了72mg,则这一小时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为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