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启东市南苑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

A . 开国大典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 . 西藏和平解放
2、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许多建设成就,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 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B . 大庆油田建成 C .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D .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制定这一法律文件的会议是(    )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四大 C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等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此时为我国原子能工业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先进人物是(    )

A . 王进喜 B . 雷锋 C . 焦裕禄 D . 邓稼先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下列选项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党中央为刘少奇平反冤案  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6、从1978年开始,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    )开始

A . 农村 B . 城市 C . 乡镇企业 D . 国有大中型企业
7、对外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8、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三大会议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下列选项不是基本路线内容的是(    )

A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 坚持改革开放
9、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 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 . 大跃进运动 C . 自然灾害的影响 D . 文化大革命
10、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论断是在他(    )

A . 视察南方的讲话中 B . “十四大”报告中 C . “十二大”报告中 D . 视察上海的讲话中
11、粉碎“四人帮”后,针对主要领导人提出的“两个凡是”,首先在哪一领域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

A . 文化界 B . 军事界 C . 思想理论界 D . 商业界
1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在(    )

A .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B . 改革开放后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D . 第一部宪法颁布时
13、在对外开放中,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开发区是(    )

A . 北京 B . 天津 C . 上海浦东 D . 海南
14、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主要是由于(    )

A . 中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C . 中共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 D . 中央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15、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④②①③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建国后我国开展的什么运动?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部法律文献?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事件?

(3)材料三反映的是1958年我国在农村开展的哪一运动?同年我国还开展了哪一运动?这两次运动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4)材料四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变化”指的是实施什么经济体制?简要说明这一经济体制实施所产生的影响。

2、2011年是改革开放33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展览一:追根溯源】

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有哪些伟大的意义?

(2)【展览二:领袖风采】

“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他在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上提出了什么思想?它们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3)【展览三:城市改革】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什么?

(4)【展览四:开放窗口】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四个经济特区城市。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启东市南苑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