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简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

A . 解放初期 B . 三大改造时期 C . “大跃进”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时期
2、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

A . 黄继光 B . 邱少云 C . 彭德怀 D . 毛岸英
3、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

A . 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 . 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 . 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4、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 .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 .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 .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 优先发展重工业
5、江门九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下列资料,哪项不适合采用(     )

A . 武汉长江大桥 B .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 . 第一架国产喷气式飞机 D .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6、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组事件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和挫折(     )

①土地改革    ②抗美援朝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7、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A . 杨振宁 B . 李世光 C . 邓稼先 D . 袁隆平
8、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 .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 粉碎了“四人帮” C . 实行了改革开放 D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诞生在这一时期的法律文献有(    )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10、阿沛阿旺晋美,因病于2009年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他为祖国统一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

A . 和平解放北平 B . 和平解放西藏 C . 和平解放新疆 D . 解放海南
1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    )

A . 十二大 B . 十三大 C . 十四大 D . 十五大
12、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指(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 .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 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 .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13、筹建新中国的会议是(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B . 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C .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 D . 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15、“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台湾海峡”“越过‘三八线’”“被迫签订停战协定”的国家是(    )

A . 日本 B . 朝鲜 C . 美国 D . 苏联
16、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 . 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 . 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D . 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17、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制定了(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 .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8、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占国民收入的92.9%。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由于( )

A .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 实施了一五计划 C . 完成了三大改造 D . 建立了人民公社
19、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中共八大成为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良好开端的是(    )

A .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 . 决定实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D .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0、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出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A . 邓稼先 B . 焦裕禄 C . 王进喜 D . 雷锋
21、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下滑,其重要原因是(    )

我国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1966

32.09

32.13

180

1967

29.22

29.25

159

1968

26.05

26.06

138

A . 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B . 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共产风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22、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 .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 B .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 . 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 . 内地的开放
23、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格局是(    )

A . 大杂居、小聚居 B . 小杂居、大聚居 C . 小杂居、小聚居 D . 大杂居、大聚居
24、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所依据的基本国策是(    )

A . 民族共同繁荣 B . 对外开放 C . 民族区域自治 D . “一国两制”

二、判断题(共4小题)

1、“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这首民歌反映了人民公社化的历史。

错误:                               改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在我国彻底废除。

错误:                                改正:      

3、学习了本课,小明在作业中写道:……1976年清明节,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追悼刘少奇、痛斥“四人帮”的“四五运动”。

错误:                                改正:      

4、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深圳。

错误:                                改正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某校以“乡村今昔”为题,举办了一期关于农村建设的图片展,以下是其中的三幅图片

同学们在整理图片时,将图片顺序搞乱了,请你帮助他们按历史的发展脉络排列三幅图片的顺序并分别撰写简要的解说词。

2、王亮同学是一位歌迷,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三首歌曲的部分歌词: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东方红》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人物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三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其主要历史业绩各有哪些?(至少各写出两例)

(3)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以上分析,请分别写出这三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请回答: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请举出在这一计划实施过程是所取得的一项建设成就。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除此之外,本次会议还有其它哪些重要决策内容?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怎样重大的影响?

4、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材料二: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材料三:1979年,深圳还只是南方沿海地区一个贫穷的小镇。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5万元。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料市场”等。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1)填空: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并请你列出1980年建立的除深圳以外的三个经济特区。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四川省简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