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三第三单元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都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扩大并达到最大规模,这两次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①受绥靖政策的影响

②法西斯军队发动突然袭击

③直接决定了法西斯同盟失败的命运

④都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英国首相丘吉尔把二战期间的某次战役看作是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这次战役使德军“腰斩”大英帝国的战略企图破产。以下四张局部地图中,最有可能发生该战役的是

A . B . C . D .
3、某记录二战经典战役的著作有如下目录: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鹰击长空——□□□□;短兵相接——□□□□;航母号角——□□□□;铁甲搏杀——库尔斯克战役;摧枯拉朽——柏林会战。在“□□□□”处依次填入的战役名称最合理的是

A . 不列颠战役;莫斯科战役;珍珠港海战 B . 敦刻尔克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瓜岛战役 C . 莫斯科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 D . 不列颠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
4、

漫画《葬礼》反映的是博克、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等战败的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的场景。由此判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 不列颠之战后 B . 莫斯科保卫战之后 C . 苏德战争爆发后 D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5、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

A . 莫斯科战役 B . 库尔克斯战役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 列宁格勒战役
6、一段时间以来,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某些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去苏联化”……个别国家的部分人否定苏联的二战贡献……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世人和国民要尊重苏联在二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以下属于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贡献的有

①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提供大量援助

②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

④攻克柏林,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③④ D . ①④
7、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次重大战役的示意图。读图,请判断图中 表示

A . 德军推进路线 B . 苏军主攻方向 C . 盟军行动方向 D . 德军败退路线: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战役。下列表述与图所示战役信息相吻合的是

A . 该战役前德国已经失去了战场主动权 B . 该战役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次 C . 战役的结果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 D . 战役过程中发生了规模极大的坦克战
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出现在苏德战场上,主要是因为

A . 苏德战场面积大,坚持时间长 B . 苏联的参战改变了战争性质 C . 德军在该战场遭到了第一次重大失败 D . 德国绝大部分兵力在苏德战场
10、关于1942年北非战场局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德军将领隆美尔率装甲部队增援利比亚意军,进逼埃及 B . 德意军队因战线太长,给养出现困难 C . 英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发动大规模反攻 D . 德意军队被迫西撤,北非战场形势发生转折
11、现在,中途岛海战已被设计成网络游戏,并为众多玩家所喜爱。当年这一战役

A . 使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B . 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 . 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态势 D . 是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败的标志
12、莫斯科保卫战被称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其理由是

①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③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

④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3、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

①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②是德军对苏联发动重点进攻的产物

③以德军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④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有深远影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4、

2014年2月2日,是二战中某次战役胜利七十一周年的纪念日。这场发生在苏德战场的战役使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其结果正如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所说的:“等于打断了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这场战役发生的地点是下图的


A . A B . B C . C D . D
15、下列各项,属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的是

A . 都是地区战场上取得的首次大捷 B . 都是盟军对德意法西斯的胜利 C . 都是战场上的重要转折点 D . 都是陆海空三军配合的立体战役
16、下列“二战”期间的战役中,与斯大林格勒战役作用一致的有

①中途岛海战

②阿拉曼战役

③不列颠之战

④淞沪会战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17、中途岛战役前夕,美军利用已经截获的日军电报密码,破获了日军进攻中途岛的全部情报,对日军的行动了如指掌。尽管在海战中日军尽其所能集中了最大兵力,占有绝对优势,但美军早有准备,最终取得了胜利。材料最能说明

A . 实力对比决定战争胜负 B . 美军的情报部门比日本发达 C . 情报有时也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D . 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18、二战时期闪电战成了时髦的事情,德军闪电战破产是在

A . 莫斯科保卫战 B . 大不列颠之战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 中途岛之战
19、“二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的胜利和意大利的投降表明

A . 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已发生根本转变 B . 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时机成熟 C . 日军即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D . 苏军在欧洲战场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20、细节决定成败。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能以少胜多、大败日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   )

A . 率先掌握了先进的雷达技术,夺取了制空权 B . 计划周密,海空配合,行动突然 C . 切断了日军的石油供应线,使其海空军丧失机动能力 D . 破译了日军密码,对日军行动了如指掌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军在马马耶夫高地和火车站与德军交战,一星期中车站易手13次,苏军中士巴甫洛夫等24名战士在一幢大楼中顶住德军反复冲击58天;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每天几乎伤亡三千多人,但仍然不能占领全城。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材料二 中途岛战役前,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日军电报中频繁出现地点代号“AF”。为确认该地是中途岛,中途岛驻军用被日军破译的密码向美军司令部发出电报,抱怨岛上由于蒸馏水系统故障而缺乏淡水。不久,美军再次截获日军情报部门发给大本营的密电:AF缺乏淡水。AF的谜底终于被揭开。

材料三 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

——温斯顿·丘吉尔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战役名称是什么?它对二战的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所述的事件对战役的发展有何影响?战役的结果对二战发展有何影响?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丘吉尔的话?
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北非是二战中德意与英国争夺的一个重要目标,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事中的重大战役。从1940年9月意大利在利比亚的昔兰尼加东部发起进攻,次年3月德国参战,到1943年5月以德意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历时近三年的北非战事无不与欧亚的战事紧密联系着,受整个战争形势的制约。就北非战事的评价,斯大林曾说:“由于非洲的军事行动,表示主动权转到我们盟国手中,欧洲的军事政治状况从根木上变得有利于英美同盟。它破坏轴心国体系的领导力量希特勒德国的威信,从精神上瓦解希待勒在欧洲的盟国……为打垮意大利和孤立希特勒德国创造条件。最后,它为在更靠近德国的要害地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创造前提,而这对战胜希特勒暴政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据《试论德意法西斯在北非战场的失败》等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意大利入侵北非时欧洲战争形势。北非战事与欧亚战事紧密联系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北非战事胜利结束的重大意义。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5月底,英、德之间爆发的日德兰海战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在战斗中,英国出动了约150艘军舰,德国出动了约100艘军舰。虽然最后英国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迫使德国海军龟缩在海港中,只能派出潜艇四处活动,寻机击毁英国的舰船。

材料二  中途岛海战在二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战争中美日双方的兵力对比极其悬殊:日本方面集结了8艘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80余艘巡洋舰、驱逐舰和700余架舰载机;美国方面3艘航母,23艘巡洋舰和驱逐舰,200余架舰载机。结果美军用1艘航母和100余架飞机的代价,使日军损失了4艘航母、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之后,日军开始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摘编自《20世纪著名的世界海战》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两次海战的异同。
(2)有人从这两次海战中得出认识:战争中,战略的胜利往往比战术的成果更重要。试再举一例加以说明。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14日占领莫斯科。但是,莫斯科经过一场大火已变成一座空城,10月13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冬天来临。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在饥饿、寒冷和俄国军队的不断袭击下,法军伤亡惨重,仅剩几万人回到法国。

材料二 1941年,希特勒调集180万人,实施“台风”行动,要在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可事与愿违,不仅德军的进攻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且11月3日,第一次降雪开始了,缺乏御寒装备的德军寸步难行。到12月初,气温已达到零下40摄氏度。德军机器停转,武器失灵,人员冻伤无数,苏军乘机反击,歼敌50余万,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请回答:

(1)在莫斯科,俄国军民对付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方法有何差别?
(2)莫斯科战役爆发时,欧洲战场呈现什么局势?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国际意义?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为人类之恶性……近百年来白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观点?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两次战役“性质的不同”?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三第三单元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