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数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数中,比﹣2小的数是( )
A . 2
B . 0
C . ﹣1
D . ﹣3
2、我国最大的领海是南海,总面积有3 500 000平方公里,将数3 5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 3.5×106
B . 3.5×107
C . 35×105
D . 0.35×108
3、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均相交.如果∠1=50°,那么∠2的度数是( )
A . 50°
B . 100°
C . 130°
D . 150°
4、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些相同的正方体组合而成的立体图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
B .
C .
D .




5、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 a2•a3=a6
B . a2+a3=a5
C . (a2)3=a6
D . a12÷a6=a2
6、如图,正五边形ABCDE内接于⊙O,若⊙O的半径为5,则
的长度为( )

A . π
B . 2π
C . 5π
D . 10π
7、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
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②作直线MN交AC于点D,连接BD.若CD=CB,∠A=35°,则∠C等于( )

A . 40°
B . 50°
C . 60°
D . 70°
8、某小组在“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验中,统计了某种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图,那么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最有可能的是( )
A . 袋子中有1个红球和2个黄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是黄球
B . 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落地时面朝上的点数是6
C . 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小明随机出的是“剪刀”
D .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时结果是“正面向上”
9、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那么△ADE与四边形DBCE的面积之比是( )
A . 1:1
B . 1:2
C . 1:3
D . 1:4
10、
如图1,在等边△ABC中,点D是BC边的中点,点P为AB 边上的一个动点,设AP=x,PD=y,若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等边△ABC的面积为( )
A . 4
B .
C . 12
D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分解因式:2x2﹣8= .
2、若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 .

3、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各进行10次射击练习,总成绩均为95环,这两名运动员成绩的方差分别是S甲2=0.6,S乙2=0.4,则成绩更稳定的是 .
4、已知函数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①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②它的图象经过点(1,2).
请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的表达式 .
5、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则4x2﹣4xy+y2的值为 .

6、如图,15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为60°,A、B、C都在格点上,点D在过A、B、C三点的圆弧上,若E也在格点上,且∠AED=∠ACD,则cos∠AEC= .
三、解答题(共9小题)
1、计算:
﹣|﹣
|+(
)﹣1 .



2、解方程:
=1.

3、如图,点C,E,F,B在同一直线上,AB∥CD,AE=DF,∠A=∠D.求证:AB=CD.
4、某中学团委会开展书法、诵读、演讲、征文四个项目(每人只参加一个项目)的比赛,初三(1)班全体同学都参加了比赛,为了解比赛的具体情况,小明收集整理数据后,绘制了以下不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各题:
(1)初三(1)班的总人数为 ,扇形统计图中“征文”部分的圆心角度数为 度;
(2)请把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3)平平和安安两个同学参加了比赛,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出他们参加的比赛项目相同的概率.
5、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是BC边上一点,只用一把无刻度的直尺在AD边上作点F,使得DF=BE.
(1)作出满足题意的点F,简要说明你的作图过程;
(2)依据你的作图,证明:DF=BE.
6、某商店以40元/千克的进价购进一批茶叶,经调查发现,在一段时间内,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价x(元/千克)成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若该商店销售这批茶叶的成本不超过2800元,则它的最低销售价应定为多少元?
7、如图,在△ABC中,∠C=90°,点E在AB上,以AE为直径的⊙O与BC相切于点D,连接AD.
(1)求证:AD平分∠BAC;
(2)若⊙O的直径为10,sin∠DAC=
,求BD的长.

8、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6,点E在边AB上,AE=3,动点F在边BC上,且不与点B、C重合,将△EBF沿EF折叠,得到△EB′F.
(1)当∠BEF=45°时,求证:CF=AE;
(2)当B′D=B′C时,求BF的长;
(3)求△CB′F周长的最小值.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定义点P(a,b)的“变换点”为Q.且规定:当a≥b时,Q为(b,﹣a);当a<b时,Q为(a,﹣b).
(1)点(2,1)的变换点坐标为 ;
(2)若点A(a,﹣2)的变换点在函数y=
的图象上,求a的值;

(3)已知直线l与坐标轴交于(6,0),(0,3)两点.将直线l上所有点的变换点组成一个新的图形记作M. 判断抛物线y=x2+c与图形M的交点个数,以及相应的c的取值范围,请直接写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