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1、下列关于凡尔登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惨重的战争

②法国为驱赶德军出境而发动的战争

③德国一举歼灭法军主力的目的未能达到

④此战役没有使其中任何一方取得绝对优势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2、1916年是“一战”关键性的一年。德国发动了凡尔登战役,试图迫使法国退出战争。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英法联军发动了(     )
A . 马恩河战役 B . 索姆河战役 C . 日德兰海战 D . 阿拉曼战役
3、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曾向首相建议:“为打破战场上的胶着状态,必须研制一种周身包围铠甲、不怕敌弹攻击、能突破荒野地带的新兵器!”这种“新兵器”首次应用于(     )
A . 凡尔登战役 B . 索姆河战役 C . 阿拉曼战役 D . 不列颠之战
4、一战中率先使用下图中的新式武器的国家是(     )

A . 德国 B . 法国 C . 意大利 D . 英国
5、一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符合以上论述的典型战例为  (     )
A . 马恩河战役 B . 凡尔登战役      C . 索姆河战役 D . 日德兰海战
6、在一战的诸多各色战役中,下列哪一战役和另外三个战役的发动方不同的是(     )
A . 马恩河战役 B . 凡尔登战役   C . 索姆河战役 D . 日德兰海战
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上的重要战役有(     )

①马恩河战役  ②凡尔登战役  ③索姆河战役  ④色当会战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③④
8、德国在战前制订“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但过低估计了对手的实力,最终失败。下列因素中德国没有估计到的是(  )

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 ②俄军短时间内投入战斗

③英军很快参战                ④日本参战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
9、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推进到了第二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1915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 B . 1916年战争的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 C . 1916年协约国已基本取得胜利 D . 日德兰海战后英国仍然掌握制海权
10、右图是一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下面叙述与之不相关的是

A . 英国首先使用 B . 和飞机同时亮相于凡尔登战役 C . 首次亮相于1916年,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 D . 首次亮相于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11、1956年,法国凡尔登为纪念发生在这里的某一战役40周年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他们纪念的这次战役(  )

①由德军首先发起

②在大战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③是一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

④德军虽然占领了凡尔登但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没有达到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2、一战中,德国军事当局遵循克劳塞维茨的理论,用最残酷的手段进行战争,认为“唯有用恐怖的方法,才能恫吓像法国人那样堕落的民族”。毒气战就是德国人采用的“恐怖的方法”之一。最早使用毒气弹的战役是

A . 马恩河战役 B . 索姆河战役 C . 凡尔登战役 D . 日德兰海战
13、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 英法比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 B . “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C . 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 D . 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14、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从右边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

A . 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 B . 突袭对手,两面出击 C . 积极防御,打阵地战 D . 诱敌深入,打运动战
15、德国卓越的天才战略家施里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该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A . 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 B . 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 C . 充分重视与盟友的合作关系 D . 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
16、一战中,西线转入阵地战是在下列哪次战役后

A . 俄军的夏季攻势 B . 马恩河战役 C . 凡尔登战役 D . 索姆河战役
17、法国贝当将军在回忆一场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战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他所描述的战役是

A . 马恩河战役 B . 凡尔登战役 C . 索姆河战役 D . 日德兰海战
18、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金色少女”雕像肩负起世博会卢森堡馆“欢迎大使”的重任。“金色少女”雕像全身镀金,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3000名卢森堡士兵而建,被视为卢森堡的国宝。在一战中最多时一天造成几万名士兵伤亡,而且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 . 马恩河战役 B . 凡尔登战役 C . 索姆河战役 D . 日德兰海战
19、1916年5月,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开了一场海战,德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并未打破英军封锁。关于这场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是一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B . 英国的损失大于德国 C . 英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 D . 双方伤亡人数超过了凡尔登战役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战场的西线:

材料二 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和伤亡情况:

战役

双方投入兵力

双方伤亡总人数

马恩河战役

152万人

35万人

凡尔登战役

112个师

70多万人

索姆河战役

150个师

130多万人

请回答:

(1)在材料一图中的空格中填注重要战役。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

(3)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对法国有何重大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5月30日,他订出一个方案,想把英国皇家海军诱入圈套。他的诱饵是游弋在挪威海岸的弗兰茨·冯·希佩尔海军上将指挥的由战列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组成的舰队。他推论,英国人是不会派出整个舰队来拦截一次有限的偷袭的。舍尔指挥的公海舰队的全郑力量在五十英里之后跟踪着。如果英海军出击,希佩尔进行象征性的抵抗后就转舵,把追击者引进舍尔的大舰队的射程内。

材料二 历时12个小时的海战,英方搜失战舰14艘,价亡6800余人;德方损失战舰11艘,伤亡3100余人。《纽约时报》报道:“德国痛殴了英国狱卒,但最后仍被关在牢房里。”

 一一《影响世界历史的21场经典海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德兰海战爆发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对“德国痛殴了英国狱卒,但最后仍被关在牢房里”的理解。结合材料一,说明材料二中“德国痛殴了英国狱卒”的原因。

3、阅读材料: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着: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二  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二回答,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9月5日,英法军队转入反攻,展开了“马恩河战役”……经过马恩河战役,德军在西线的进攻被遏止,法军保住了巴黎。……到年底,西线转入相持,各自挖壕对阵。1914年的战争,由于西线德军攻势的受挫,东线的迅速开辟,德国被迫分兵两线作战,因而,以速决战为其战略目标的“施里芬计划”彻底破产了。

材料二 1915年战争重心东移。德国鉴于在西线的失败,决定改变“施里芬计划”,把主力调往东线,企图击溃俄军,迫使俄军单独媾和,以解除东方的威胁。……1915年春,在伊普尔战役中,德国首次使用毒气,英法损失惨重。

材料三 1916年,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关键性的一年。双方都力图打破僵局,决一胜负。1915年东线的战事表明,俄军不堪一击,但其幅员广大,德军不敢贸然深入,便决定在西线寻找英、法主力决战。鉴于凡尔登是法国著名的军事要塞,……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选择了凡尔登为德军1916年进攻的主要目标,……德国以大量的炮弹、毒气弹向凡尔登倾泻,法军……终于第一道防线失守,与后方的交通线也被切断。……由于德军攻占凡尔登的战略目标未实现,法金汉被革去总参谋长职务,由兴登堡取代。凡尔登战役是德国进攻的高峰,因此,它的失败也就成了一个转折点:此后,德奥方面每况愈下。

——以上均摘自《新编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恩河战役的影响。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登战役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一战战局的演变及战场重心的转移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