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四中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潘季驯(1521—1595),湖州府乌程县(今属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世界水利泰斗。他的一生中的不可能经历的是(    )

A . 苦读八股,参加科举考试 B . 治水有功,授予丞相一职  C . 谨言慎行,严防厂卫调查 D . 告老还乡,家乡经商盛行
2、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相关论文资料,下列论文题目较为合适的是(    )

A . 经济发展重心的南移                B . 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 . 抗击外国侵略卓越战绩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明嘉靖时期,江苏巡抚曹时聘的奏疏中提到说:“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据此回答各小题。

(1)此奏疏描述的是明朝中期江南地区一种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所谓“新”主要体现在(    )

(1)
A . 生产规模更大 B . 分工更加明确 C . 劳动效率更高 D . 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如果你是当时一位机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技术,下列著作能给予你启发的是(    )

(2)
A . 《本草纲目》 B . 《农政全书》 C . 《天工开物》 D . 《齐民要术》
4、16世纪,中国沿海各地的海外贸易十分活跃,西方学者称之为“丝—银对流”,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 . 统治者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B .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不断增加 C . 国内工商业市镇不断兴起 D . 奠定中国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5、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一规律在元、明、清三个朝代中的主要表现有(    )

①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②都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③都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④都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6、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下列名人名言诞生于这个“巨人时代”的是(    )

A .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它能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 B . “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了解我的价值” C .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一切,但我将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D .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
7、从下图可以得到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图片_x0020_35

①航线A是哥伦布开辟的

②航线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③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④新航路开辟为郑和下西洋创造了条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8、“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显得突出许多。”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

①首创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颁布了1787年联邦宪法

③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        ④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9、一位社会学家曾说:“思想是行动的基础。”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走向一个整体

②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发展

③启蒙运动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

④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得自由、平等、共和理念进一步得到传播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反映了当时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判断图2为哪一王朝的疆域图?列举当时政府在A、B两个地区采取的统治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3)概括图1、图2中一系列措施实施的共同意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

材料三:“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做辩护,被杀死的人的鲜血和造化的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1776年发表的《常识》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材料二中1789年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新的政治制度”在英国表现为哪一政治体制?

(3)潘恩呼吁“分手”的双方是指谁?试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是如何实现 “分手”。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十三年(1656年):皇帝敕谕浙江、福建、广东……各督抚镇:海上逆贼郑氏等窜伏海隅,至今尚未剿灭,必有奸人暗通线索,……资以粮物,若不立法严禁,海氛何由廓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自此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

材料二:康熙皇帝曾写过这样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材料三:清雍正帝诏书曰:“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最为贵……而工贾皆其末也”;王夫之著书曰:“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1)材料一反映了清初政府实行了哪一政策?引用材料,概括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一中的“海上逆贼”和材料二中的“海外孤忠”指的是谁?请分别说出两种评价的史实依据。

(3)材料三体现了雍正帝、王夫之在经济主张上有着怎样的不同?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湖州四中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