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三第六单元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同步练习题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 (共20小题)

1、和平与发展

A . 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B .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C .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D . 是指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与繁荣发展
2、20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本质上反映了


A . 和平力量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B .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致力提高综合国力 C . 局部战争仍然频繁发生 D . 时代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发生变化
3、21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原因是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教育了各国人民 ②资本主义经过调整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③科技革命推动全球化,形成相互依存局面 ④南北鸿沟不断加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4、邓小平说:“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这句话最能说明


A .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B . 新的世界大战是不会爆发的 C . 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D . 第三世界的落后和贫困是潜在的战争威胁
5、在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用舞蹈的形式传达出了世界人民要和平、求发展的愿望。下列关于和平与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 . 和平是一国的和平 B . 发展是本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C . 和平是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发展是世界范围内的繁荣和发展 D . 和平与发展已经得到实现
6、胡锦涛指出,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这是因为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7、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有①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恐怖势力 ④分裂势力和极端势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8、右图为“9·11事件”,从中反映出当今国际社会威胁国际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是


A . 霸权主义 B . 强权政治 C . 恐怖主义 D . 环境污染
9、路透社北京2006年4月5日电,北京正试图重启朝核六方会谈,旨在中止朝鲜核计划的国际裁军谈判,维护朝鲜半岛和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此事件说明了①和平与发展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②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不懈努力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④朝鲜半岛已经完全实现了和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10、今年以来大量出现右图这样的公益广告。导致这类广告大量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②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传播 ③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④工业化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1、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政府始终不渝地奉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 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B .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 . 维护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D .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家主权
12、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 . 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 . 在亚非会议上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C .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13、推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提高的直接因素是

A .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B .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C . 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之一 D . 经济全球化
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 . 维护世界和平 B . 促进共同发展 C . 中国自身发展 D . 扩大对外开放
15、震惊了世界的照片《饥饿的孩子和秃鹫》拍摄于1993年,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贫穷落后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A . 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B . 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 . 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 . 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6、有关材料表明,目前美国向世界上140个国家和地区出售武器和军事技术。在世界正在进行的约50场地区冲突中,美国向其中40多场冲突的交战一方或双方提供武器。这些史实不能反映出

A . 现代战争的深刻根源在于武器的销售 B . 美国对地区冲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C .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 D . 美国的行为构成了对和平的严重威胁
17、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新挑战是

A .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 . 宗教领土纠纷 C .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 D . 地区霸权主义横行
18、维护和平的主要途径有

①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③积极推动裁军和军备控制,消除战争隐患

④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⑤发挥联合国在协调和解决地区冲突中的作用

⑥努力解决南北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⑥
19、柏林墙倒了,“冷战”的坚冰融化了,但是人们却高兴不起来。观察下图,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 B . 第三世界国家没有摆脱殖民统治 C . 第三世界国家原有经济基础较差 D .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20、“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A . 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 . 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 . 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世界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冷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的地位。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后半期的时代主题及主题要素之间的关系。

(2)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根据材料二回答导致战争危险的因素有哪些。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统计,最近五年中,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目前仍以2 500万人一年的速度增加。在发展中国家,现在1/3的人处于赤贫之中。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比例,已从25年前的38%上升到目前的43%,更为严重的是,巨额债务压得许多非洲国家喘不过气来。

材料二 当代经济实力对比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南北国家实力相差悬殊,全球人口不到1/5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3/4强,而占全球人口3/4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拥有不到1/5的世界生产总值。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对解决材料一、二中的问题是否有帮助?解决材料一、二中的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3月1日,丘吉尔在众议院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新式武器除改变战争外,还改变了国际关系。它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和平是恐怖(核武器)生产出来的健壮的孩子。

材料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宗旨……中国早就向世界庄严宣告,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式武器(核武器)如何“改变了国际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试举两例说明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做的贡献。

4、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德把人类社会划分成两个阵营:一边是普通百姓,和平对他们而言是最有益的;另一边是王朝统治者,他们不断把百姓赶进战火硝烟。这种区分带有革命性的含义,各国民众应该在理性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在共同的和平的利益上形成跨国界的共识。

——托布约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

材料二  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

材料三   我们感到,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日本人民不希望有战争。欧洲人民也不希望有战争。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希望自己发展起来,而战争对他们毫无好处。第三世界的力量,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从政治角度来说,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都是有利的。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1985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康德对世界和平的基本观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结合这一事例,简析材料一中康德和平观的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认为人类保障世界和平是有可能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后20年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努力。

5、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与此同时,仍有不和谐音符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一座五星级酒店2009年6月9日晚遭到自杀式炸弹袭击,18人死亡、约70人受伤。由于包括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内的不少外籍人士当时身处酒店内,袭击还造成多名外籍人士伤亡。

材料2:针对联合国安理会12日一致通过对朝鲜5月25日进行核试验表示“最严厉”的谴责的第1874号决议,朝鲜外务省13日“受委任”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和谴责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关于朝鲜核试验的第1874号决议,并宣布在“与美国开始全面对抗的情况下”,采取3项措施以“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自主权”。这3项措施是:新近提取的钚将全部实现武器化;开始进行浓缩铀作业;朝鲜将把美国及其追随者的封锁视为战争行为,并将采取坚决的军事对应措施。声明说,朝鲜现在已经对三分之一的燃料棒进行了再处理,同时,为了建设自己的轻水反应堆,朝鲜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浓缩铀的技术开发并已进入了试验阶段。

——据新华社平壤2009年6月13日电

请回答:

(1)20世纪的世界发生了哪两次灾难性的战争?战争后人类为追求和平做出了哪些重大努力?它们给人类留下哪些共同的启示?

(2)你如何看待战争与和平问题?

(3)结合材料回答,除了战争与和平问题之外,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全球性问题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三第六单元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