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同步练习题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 (共20小题)

1、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对苏联战略手段变化是

A . 继续战略防御 B . 进一步妥协退让 C . 采取强硬态度 D . 退出一些冲突地区
2、从“尼克松主义”到“里根主义”说明


A . 美国的对外政策已拖垮苏联 B . 美国的对外战略做出重大调整 C . 从放弃世界霸权到重新争霸 D . 美国的战略核武器数量赶上苏联
3、里根政府对苏联开展意识形态大战的措施包括

①把苏联定位“罪恶的帝国”

②号召对苏联进行“十字军讨伐”

③国会拨款资助“自由欧洲电台”的活动

④增加军费开支,加强军事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4、里根政府的“星球大战计划”的内容不包括

A . 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 B . 提高核威慑力量 C . 以经济和科技的竞赛拖垮苏联 D . 和平演变
5、美苏达成第一个销毁部分核军备的协议是在

A . 1983年 B . 1985年 C . 1987年 D . 1989年
6、美苏“中导条约”规定销毁的是两国的

A . 全部导弹 B . 全部核导弹 C . 中程导弹 D . 中程和短程导弹
7、964年到1982年期间,前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 . 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 . 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 C . 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 . 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8、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得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

A . 美苏争霸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B . 美苏“中导条约”的签订 C . 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D . 美苏双方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9、戈氏新思维“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导致

A . 美国放弃核战略 B . 用人性论麻痹了西方国家 C .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瓦解 D . 缓和了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10、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我们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A . 改革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B . 社会主义国家要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 C . 社会主义的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 社会主义国家要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
11、1989年11月,柏林墙开放后不久,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孩子抱到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此事反映了

A . 两极格局形成 B . 两个德国出现 C . 两德统一在望 D . “冷战”结束
1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①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上遭到失败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适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3、两极格局的正式结束是在

A . 1987年 B . 1989年 C . 1990年 D . 1991年
14、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几次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 . 长期以来的国际矛盾造成 B . 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 C . 在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中进行 D . 是广大爱好和平的人们推动的结果
15、图1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图2是尼克松(左)与勃列日涅夫在1972年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协议上签字;图3是1991年独联体各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图1所示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B . 图2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的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过程中,美苏推行“缓和”外交,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达成一些协议 C . 图2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是使美苏关系从缓和走向对峙 D . 图3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影响是两极格局、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崩溃
16、从美苏对抗到苏联解体,我们可以看到


A . 对抗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 . 对抗导致苏联解体,也削弱了美国 C . 苏联争霸和美国争霸有着本质区别 D . 社会主义运动全面失败
17、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 . 核战争消失,各国注重发展经济,增强实力 B . 缓和与紧张共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C . 美、日、西欧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对手 D .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
18、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 .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 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 C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9、两极格局解体后,西方还有许多人没有摒弃冷战思维,如今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冷战思维最本质 的特点是


A . 意识形态的对抗 B . 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C . 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 D . 依靠军事组织维护各自的利益
20、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最前面的人是

A . 赫鲁晓夫 B . 勃列日涅夫 C . 戈尔巴乔夫 D . 叶利钦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1、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的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的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

——引自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报》

请回答:

(1)文中的“卫星国”、“傀儡国”指的是什么?

(2)“统治者”、“傀儡国”的说法是基于什么提出的?如何认识这种说法?

(3)美国的做法产生了什么作用?

2、材料1

材料2  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请回答:

(1)柏林墙从修建到拆除反映了国际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德国是怎样实现统一的?

(2)根据材料2分析东欧剧变的本质。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1年8月19日凌晨,塔斯社发表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鉴于总统戈尔巴乔夫健康状况欠佳,即日起由他本人履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实行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进入了死胡同”,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

材料二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不承认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21日晚上,戈尔巴乔夫声明他开始“完全控制”局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

(2)材料二中布什为什么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是相当大的。1 000克铀(火柴盒那么大)的原子核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相当于3 000吨煤(无烟煤)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材料二美苏战略核力量比较(1970年)

国家

陆基洲际导弹

潜射导弹

战略核弹头

战略

炸机

美国

1 054

656

4 000

550

苏联

1 300

240

1 700

150


材料三据统计:1946~1975年期间,美国总共有19次直接或间接发生使用核武器的威胁,苏联也多次准备按下核按钮。

材料四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近年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TMD),并大量增加军费,又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世界近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谈谈,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2)最早拥有核武器的是哪两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谈谈,美苏争霸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给世界人民提出什么警示?

5、材料一 1981 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 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一份题为《高边疆:国家生 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他们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 21 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 势。“星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 计划。

材料二 “星战”计划的另一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 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 赛,苏联的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衡。美国的“星战”计划出笼后, 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材料三 20 世纪70 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 到充分开发,为了加速高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 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经济摆脱困境实践证明,“星战” 计划技术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 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好转。

(1)结合材料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哪些目的。

(3)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背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