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数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EF为折痕,∠BAE=30°,AB=
,折叠后,点C落在AD边上的C1处,并且点B落在EC1边上的B1处.则BC的长为( )

A .
B . 2
C . 3
D . 2


2、 3﹣2的相反数是( )
A . 9
B . ﹣9
C .
D . ﹣


3、若点A(a+1,b﹣1)在第二象限,则点B(﹣a,b+2)在( )
A .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限
C . 第三象限
D . 第四象限
4、下列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其中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5、某学习小组1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他们的得分情况如下表:
人数(人) | 2 | 3 | 4 | 1 |
分数(分) | 80 | 85 | 90 | 95 |
那么这10名学生所得分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 90,90
B . 90,85
C . 90,87.5
D . 85,85
6、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的一点,过A作▱ABCD,使点B在x轴上,点D在y轴上,已知▱ABCD的面积为6,则k的值为( )

A . 3
B . ﹣3
C . 6
D . ﹣6
7、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DE⊥AC,EF⊥AB,FD⊥BC,则△DEF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等于( )
A . 1:3
B . 2:3
C .
:2
D .
:3


8、如图,直线y=
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D分别为线段AB、OB的中点,点P为OA上一动点,PC+PD值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 )

A . (﹣3,0)
B . (﹣6,0)
C . (﹣
,0)
D . (﹣
,0)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分解因式4(a﹣b)+a2(b﹣a)的结果是 .
2、将一个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cm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
3、已知方程组
,则x+y的值为 .

4、如图,半径为3的⊙A经过原点O和点C(0,2),B是⊙O上一点,则tan∠OBC为 .
5、如图,在△ABC中,∠C=90°,AC=BC=
,将△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C′的位置,连接C′B,则C′B= .

6、在Rt△ABC中,∠ABC=90°,AB=4,BC=2.如图,将直角顶点B放在原点,点A放在y轴正半轴上,当点B在x轴上向右移动时,点A也随之在y轴上向下移动,当点A到达原点时,点B停止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点C到原点的最大距离为 .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1、解方程:x2+4x﹣2=0
2、解不等式
.

3、已知x﹣2y=﹣3,求(x+2)2﹣6x+4y(y﹣x+1)的值.
4、如图,四边形ABCD中,CD=3,BD=2
,sin∠DBC=
,求BC的长.


5、某电子元件厂准备生产1200个电子元件,生产一半后,由于要尽快投入市场,该厂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天生产的电子元件个数是原来的1.2倍,结果提前2天完成了任务,求该厂后来每天生产电子元件多少个?
6、
如图,OA⊥OB,AB⊥x轴于C,点A( ,1)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
(1)求反比例函数y=
的表达式;

(2)在x轴的负半轴上存在一点P,使S△AOP=
S△AOB , 求点P的坐标.

7、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足球传球训练,球从一个人脚下随机传到另一个人脚下,且每位传球人传给其余两人的机会是均等的,由甲开始传球,共传三次.
(1)求三次传球后,球回到甲脚下的概率;
(2)三次传球后,球回到甲脚下的概率大还是传到乙脚下的概率大?
8、
如图,AB是⊙O的直径,C为⊙O上一点,PC切⊙O于C,AE⊥PC交PC的延长线于E,AE交⊙O于D,PC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连接AC、BC.
(1)求证:AC平分∠BAD;
(2)若PB:PC=1:2,PB=4,求AB的长.
9、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90°,AD=1cm,AB=3cm,BC=5cm,动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C的方向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CD方向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Q到达点D时停止运动,点P也随之停止,设运动的时间为ts(t>0)
(1)求线段CD的长;
(2)t为何值时,线段PQ将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为1:2两部分?
10、
如图,抛物线y=﹣x2﹣2x+3的图象与x轴交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
(1)求点A、B、C的坐标;
(2)点M为线段AB上一点(点M不与点A、B重合),过M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AC交于点E,与抛物线交于点P,过P作PQ∥AB交抛物线于点Q,过Q作QN⊥x轴于N,当矩形PMNQ的周长最大时,求△AEM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当矩形PMNQ的周长最大时,连接DQ,过抛物线上一点F作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AC交于点G(点G在点F的上方),若FG=2
DQ,求点F的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