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5小题)

1、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wěi)   湘竹 (fēi)     气吞牛(dòu)    越代庖 (zǔ) B . (jì)       花节(zhāo)   苦心孤(yì)       五缺土(háng) C . (dú)     脂粉 (lián)    关关雎鸠(jūjiū)    德量力(dù) D . 章(zhuàn)  廿二日(niàn)    为人知(xiǎn)    蒹葭苍苍(jiānjiā)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荸荠  打牙祭  顶礼膜拜  粗制烂造  芸芸众生 B . 愧怍  文绉绉  招徕顾客  莫衷一是  物竞天择 C . 遒劲  堰塞湖  泯然众人  根深蒂固  相得益张 D . 潮汐  中轴线  睡眼惺松  浑身解数  鸦雀无声
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中国文学群星璀璨的天空,谁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如果不分先后,全部交由民众海选,能选得到那位行吟于江风草泽,孤高离群,悯人_____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守志安贫,洁净_____的陶渊明吗?能选得到那位身历酷刑,笔力千钧,凝练_____的司马迁吗?当然,也不会选到那位飞与巨鸟,舞共迷蝶,神思_____的庄子了。“远”是一种境界,他们被官场放逐,却被文学请回。这不是文学的悲哀,恰是文学的高贵。

A . 淡远 深远 玄远 怀远 B . 怀远 淡远 深远 玄远 C . 玄远 怀远 淡远 深远 D . 深远 玄远 怀远 淡远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B . 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C . 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D . 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B .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受的文学样式,它还有“美文”“小品文”“随笔”之称。 C .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 . 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往往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二、古诗文阅读(共1小题)

1、古诗文阅读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①。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②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③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④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注释:①[自矜]自夸。②[释担]放下担子。③[颔]点头。④[忿然]气愤的样子。

(选自《归田录》卷一,有删节)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1)
A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济:渡 B . 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C . 走送之          走:行走 D . 礼愈至          至:周到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
A . 每假借于藏书 B . C . 益慕圣贤 D . 从乡先达执经叩问
(3)下面对《行路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 . “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 C . 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 D . 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4)下面对《送东阳马生序》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A . 文章从“嗜学”与“家贫”这一尖锐矛盾写起,初步展现了作者勤奋学习的态度。 B . 文章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作者不畏艰辛、刻苦学习的精神。 C . 文章用先达的骄矜暴躁与自己的虔诚恭敬对比,反映了品德修为重于求学的道理。 D . 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求学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意在勉励青年学子要刻苦读书。
(5)下面对《卖油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5)
A . 陈康肃公从卖油翁娴熟的技艺中获得启示,练就了举世无双的箭术。 B . 卖油翁虽有高超技艺,却不被承认,遭到康肃公嘲笑,最后还被赶走了。 C . 陈康肃公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他不仅待人谦和礼让,还虚心向别人学习。 D . 卖油翁是一位民间高人,他有一手绝活,还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悟出道理。
(6)用“/”给《卖油翁》中画线句子断句。(划三处)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8)联系学过的经典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

古人写诗作文,多有讲究。或色彩相杂,如“青山横北郭, ①      ”;或疏密相间,如“晴川历历汉阳树, ②      ”;或浓淡相宜,如“ ③      ,浅草才能没马蹄”;或远近相映,如“云横秦岭家何在, ④      ”。“忽如一夜春风来, ⑤      ”是虚实相生;“春潮带雨晚来急, ⑥       ”是动静相合;“野芳发而幽香, ⑦      ”是情景相融;“问渠那得清如许? ⑧      ”是物理相通。读懂了这些讲究,也就摸到了赏读古典诗文的门径。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现代文阅读

蹬 布

    ①那天放学进家,响莲先是高兴,后是惊讶。高兴的是爸爸难得在家,惊讶的是爸爸脖子上吊着绷带托着左胳膊。

    ②因为爸爸意外工伤,响莲那天没有挨着枕头就入睡。她听见爸爸妈妈在低声商量事儿。妈妈说:“欠人家两个月车钱了,这下更艰难了。”爸爸说:“再艰难,也得保证响莲。”

    ③在这个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里,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那天老师宣布,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三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闺女才上四年级。妈妈问响莲:“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响莲说老师还没教。妈妈就说,家长们都知道,一上五年级,有的功课就得在电脑上完成,“未雨绸缪”就是不等老师教,一搜就懂。他们家住的地方,离响莲上的那学校挺远,家长们几乎没有让孩子自己乘公交车去的。 若自己家没有车,就跟别的家拼车。响莲就跟另外四个孩子拼车,每月450元。

    ④但是,两个月前,妈妈被超市辞退了。爸爸晚上回到家,妈妈总叨唠,说那小超市老板娘不地道,爸爸淡淡地劝:“如今到她那地方加油的车少了。她也有难处。你就再找份别的工吧。”妈妈觉得失去那份工可惜,以前每天下班回家正好接响莲,而且,还可以平价甚至大折扣从那超市买回袋奶方便面什么的。本来妈妈那份工资除了日常费用,还可应付响莲每月的拼车费午餐费,现在可就困难了。爸爸再出事故,虽说是对方负全责,医药费不愁,但只剩基本工资,困难就变成艰难了。

    ⑤第二天响莲起床后,不见爸爸,就跟妈妈说:“今天我不搭小车了,我去坐公交。”妈妈大声回应:“你老老实实坐上去!”车在她家门外按喇叭,妈妈对师傅说:“响莲她爸一早就蹬布去了,人家同意先预支他1500块,明天我就连这个月总共1350块给你。”

    ⑥车子往城里开,马路边有排专卖建材的商店,有家店最近专营再生布。再生布就是用回收的废旧衣服等纺织品,捣烂了再热压成型,那家店从厂里进大批的货,一卷一卷的,宽度从两米到八米,长度从十米到二十米,那些搞大棚养殖的,棚顶上要苫这种东西,他们的大棚往往长达一百米,那就需要把成卷的再生布先在地面上铺展开,再将其用手提缝纫机缝合成指定的长度,缝完了,再整体卷起,装车运走。在操作过程中,有个环节,就是蹬布。缝合前,每卷布要搁到地上,用脚蹬展开,那还不算太难,缝合后,如果是八米宽的缝成了一百米长,再用脚将其蹬卷起来,那就不仅需要旺健的脚力,更需要平衡的技巧。这个活儿很累人,但是又不可能给高工钱,因此都是些最没办法的人,才一早来干临时工,四个小时,管一顿粗茶淡饭,给五十元。

    ⑦响莲从车窗老远就望见了爸爸的背影。爸爸虽然一只胳膊伤了,两腿却仍雄健有力,只见他两腿轮流蹬布,那布卷越蹬越厚,爸爸再蹬,就有点儿跳动的意味了……车开过去了,蹬布的爸爸从后视镜里消失了。

    ⑧响莲微微咬着嘴唇,心里发誓,一定要报答父母。那天晚上,她从网络上查到了“未雨绸缪”的解释,她心中浮现出许多的方案。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2期,作者:刘心武,有删改)

(1)小说主要写了两天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那天:      

第二天:      

(2)小说两处提到“未雨绸缪”,请说说你的理解。

超市老板娘的“未雨绸缪”行动是:      

响莲“未雨绸缪”的想法是:      

(3)小说两次写到爸爸妈妈的对话,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怎样的爸爸?

(4)第③段写到“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你发现响莲在哪些方面并不落后?

(5)多年以后,事业有成的响莲和爸爸聊天,她会怎么说呢?请顺着下面的句子写出来。

响莲:爸爸,说到您当年蹬布的情形,我最不能忘记的是      

2、现代文阅读

安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

    ①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不招摇,就是巨大的安静。从自己出发,然后回到自己。这是一个人的狂欢与悲喜。有什么与没什么,多一点与少一点,不必说给谁,也不值得说给谁。安静就是盛下了所有,也放下了所有。

    ②在喧嚣的物质世界活着,能安静下来是个传奇。如果一个人拥有的不算少,还能安静下来,枯守平淡,简直就是旷世传奇。这么说的意思是,能安静下来的人太少了,安静下来的灵魂有多么高贵。

    ③一切事物,安静了就会显得厚重和可靠;反之,就容易流于轻浮和浅薄。

    ④一般说来,人在物质奢华和名声盛大的时候,精神层面就容易喧嚣和浮躁,张扬有余,内敛不足。水开了,必然要喧响于外,以证其威势;风过后,必然要香消红堕,以显其刚猛。有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制造一点动静,产生一点影响,这样,好赢得他人的艳羡、仰慕,以满足自我的虚荣心。这样的人,是不容易安静下来的。

    ⑤凡是能安静下来的人,欲求都不大,心眼都不多,想法都不盛。也许上天给了他们很多,但他们在乎得很少。得无所喜,失也无所悲,他们更在意内心的简单与丰富。更多的欲望引领人走向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和失望。唯有内心的诗意,才直指精神天地的蓬勃和葱茏。在一个安静的人身上,可以看到安静投射出的巨大张力:内敛,低调,温和,谦逊。这些闪耀着人格光辉的力量,罗织着安静的另一个维度——人性的清简和纯净。这是一方清幽地,瀑挂山前,鸟鸣幽林,岚流云飞。不知道是安静烘托着美,还是美成全着安静。总之,安静的人是喧嚣中的一抹珍贵的清凉,是张狂的众生相中的一帧恬静的优雅,风姿静美,怡然不同。

    ⑥喜欢跟安静的人在一起的,必然也是安静的人。当然了,安静的人更愿意与自己厮守。所以,他们大都是孤独的。惟如此,才很好地解释了自我的安静,也惟空谷绝响,才丰富着自我的安静。

    ⑦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容易忘乎所以。多好的人,一旦安静不下来,就会穷形尽相,变得丑陋。无论之前多亲密的朋友,无论曾经多患难与共,若一个深陷热闹,一个安守寂寞,只会渐行渐远。这已然不是一个世界的两头,而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人世间,多少同路走到陌路。只因为,安静时是一个自己,热闹时是另一个自己。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4月14日,作者:马德,有删改)

(1)仿照文章开篇的句子,续写两句。

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            

(2)第①段划线句子看似矛盾的说法,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说说你的理解。

(3)从第④段、第⑤段看,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4)浏览全篇,结合内容分析第③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5)紧扣文章主旨,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安静时是一个      的自己。

②热闹时是另一个      的自己。

四、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本报讯]今年3月,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登上了央视节目《朗读者》,他用并不流利的中文朗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痴迷汉字的他,二十多年来花费三十万美元的个人积蓄研究汉字,仅凭一己之力建立起了汉字字源网站,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在中国,他被人们称作“汉字叔叔”。面对观众,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66岁一点儿也不老,我还想为汉字工作到80岁呢!”

学校准备邀请“汉字叔叔”作为嘉宾来参加“校园汉字听写大会”,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校报打算刊登上面的新闻,请你拟一个标题。

(2)学校安排你采访“汉字叔叔”,请你设计三个问题。

(3)学校将为“汉字叔叔”举行欢迎仪式,请你写一篇欢迎辞(不少于100字)。

五、记叙文写作(共1小题)

1、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表达着相互的尊重;一声善意提醒,一次抬手相助,都传递着邻里的温情。当然,或许你是依山而居,傍水为邻,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一些别样的友邻也会给你带来温暖、慰藉和感动。请你以“邻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