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阿县第一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7小题)

1、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 . 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 . 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 C . 江南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 . 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2、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 (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火药 D . 指南针
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     )

A . 西周分封制 B .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 . 元朝的行省制 D . 清朝的军机处
4、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B . 大运河贯通南北 C . 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D . 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5、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朝代

地区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  方

965

149

493

459

南  方

111

65

257

830

A . 经济重心南移 B . 政治统治开明 C . 城市经济活跃 D . 民族融合加强
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 . 促进了经济交流 B . 促成了贞观之治 C . 巩固了封建统治 D . 结束了分裂局面
7、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与历史不符的(  )

A . B . C . D .
8、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

A .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 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 . 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 . 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9、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 . 《牡丹亭》 B . 《望卢山瀑布》 C . 《金刚经》 D . 《窦娥冤》
10、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杂耍踢球,听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

A . 交子 B . 瓦子 C . 市舶司 D . 会子
11、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为此专门设置市舶司。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 农业繁荣 B . 手工业兴旺 C . 海外贸易发达 D . 文化昌盛
12、“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材料中的“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13、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中的制度正式确立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14、唐朝哪位诗人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并享有“诗仙”的美誉(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欧阳询
15、七(8)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 .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 . 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 .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 . 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16、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A . 玄奘 B . 鉴真 C . 遣唐使 D . 马可·波罗
17、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

A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8、宋太祖为了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设立了哪一机构加强管理(    )

A . 刺史 B . 知县 C . 通判 D . 副宰相
19、“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专兵”,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 . 汉朝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宋朝
20、岳飞《满江红》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诗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

A . 匈奴统治者 B . 契丹统治者 C . 党项族统治者 D . 女真统治者
21、下列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 ②蒙古政权建立 ③忽必烈定都 ④元朝建立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②① C . ④①③② D . ②①④③
22、元朝时,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 宣政院 B . 伊犁将军 C . 辽阳行省 D . 澎湖巡检司
23、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

①会子   ②交子   ③瓦子   ④岁币   ⑤喝茶品茶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⑤
24、元朝时期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    )

A . 驿站 B . 会所 C . 瓦子 D . 勾栏
25、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在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A . 鉴真东渡 B . 玄奘西行 C . 日本“遣唐使” D . 阿拉伯人
26、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 . 恢复发展经济 B . 抵御外敌入侵 C . 促进民族交融 D . 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27、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火药 D . 指南针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苏湖熟,天下足。——宋朝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1)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在什么时候最终完成?

(2)出现这种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

材料二:“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二:如下图是“宣政院印戳”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

(2)在哪个朝代的官方文书中能见到材料二中的宣政院印戳?这一机构的设置对西藏地区有何重要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阿县第一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