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角中学2017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1、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稣”,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明朝 D . 清朝
2、“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

A . 雕版印刷术 B . 火药的使用 C . 指南针的发明 D . 活字印刷术
3、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4、“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 . 耶律阿保机 B . 阿骨打 C . 元昊 D . 赵构
5、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是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    )

A . 杭州 B . 泉州 C . 景德镇 D . 广州
6、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 .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 赵构和铁木真 D . 赵构和忽必烈
7、元朝忽必烈接受了一位贤士的建议,逐渐学会了更多地依赖汉人及其制度来治理国家,主要表现是(    )

A . 推行重农政策 B . 下令合并州县 C . 重用汉族官吏 D . 设立驻藏大臣
8、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 . 苏轼 B . 李清照 C . 岳飞 D . 辛弃疾
9、被誉为“水手的助手”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项重大发明(    )

A . 造纸术 B . 指南针 C . 火药 D . 印刷术
10、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其中的“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宋元时期,丝绸之路是(    )

A . 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B . 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C . 宋代商人出海贸易的交通要道 D . 是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1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 . 刘备 B . 元昊 C . 忽必烈 D . 赵匡胤
12、“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宋太祖削弱相权的措施包括(    )

A . 减少宰相人数 B .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C .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D . 集中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13、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    )

A . 重文轻武 B . 强干弱枝 C . 重内轻外 D . 冗官冗费
14、

下图是10世纪中期的中国地图,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定都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由契丹人建立的政权是(    )

A . B . 北宋 C . 西夏 D . 吐蕃
15、

下图是内蒙古昭乌达盟白塔子的辽墓壁画,图中这匹经过梳理装饰的骏马,是契丹人用来同中原人交换的重要商品。历史上,契丹人与北宋曾保持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往来,你认为这种和平往来应从哪一事件开始(    )

A . 玄武门之变 B . 陈桥驿兵变 C . 订立宋夏和约 D . 澶渊之盟
16、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莫须有”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

A . 文天祥 B . 戚继光 C . 林则徐 D . 岳飞
17、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 . 南宋手工业进步 C . 市民阶层壮大 D . 经济重心南移
18、蒙古政权建立后,蒙古军队先后灭掉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其中1227年灭掉的是(    )

A . B . 西夏 C . D . 南宋
19、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


A . 秦朝疆域图 B . 唐朝疆域图 C . 元朝疆域图 D . 清朝疆域图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谨慎),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你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分别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2、阅读材料: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2)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文献”的主要内容。

(3)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2)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4、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北宋的灭亡与其说是被金国从军事上打败的,还不如说是北宋王朝统治集团无穷无尽地挥霍与奢靡耗尽了社会财富,最后由富宋强宋变成了弱宋,“内不安邦,外不抵金”,从而走向灭亡。

【经济篇】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明最光辉的朝代,经济繁荣发展,取得光辉的成就。

【生活篇】

材料三:正当下最流行的是“穿越”。……真可谓“世界真奇妙,穿越才知道”。这学期的宋朝历史让我颇感兴趣,于是我通过时光隧道来到了偏居一隅的南宋临安城……

【民族篇】

材料四: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频繁的冲突与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在斗争中走向交融。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1)根据材料一中北宋由强变弱的史实,写出你的感悟。

(2)根据材料二,请简要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3)请续写材料三的这段文字,把你在南宋都城临安一天的见闻写一下。

(4)请举例说明材料四中“和”是主流的论断。

(5)【感悟篇】我们应该为宋朝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而自豪。我们应该为我们是宋人的后代感到骄傲。请简要总结宋元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角中学2017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