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人体上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皮肤破损
B . 骨折
C . 消化食物
D . 切除肿瘤
2、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3、下列肥料的标签应注明复合肥料的是( )
A . KH2PO4
B . CO(NH2)2
C . K2SO4
D . Ca(H2PO4)2
4、操作规范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读取液体体积
B .
过滤
C .
倾倒液体
D .
放入块状固体




5、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 在空气中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冒白雾
B .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铜,溶液显红色
C . 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会有气体产生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Z分别投入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放出,X和Z无变化,将X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X>Y>Z
B . Y>X>Z
C . Z>X>Y
D . Y>Z>X
7、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NH3+H2O+CO2=NH4HCO3
B . 2Al+3H2SO4=Al2(SO4)3+3H2↑
C . 2KMnO4
K2MnO4+MnO2+O2↑
D . CuSO4+Ca(OH)2=CaSO4+Cu(OH)2↓

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和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B . 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C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9、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
A . 在CO2、S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气
B . C,S,P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气体
C . NaOH、Ca(OH)2都是常见的碱,都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 在加热条件下,H2和CO都能使CuO失去氧,H2和CO都发生了氧化反应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 . 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选用BaCl2溶液
B . 制备Cu(OH)2:将Cu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后过滤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比较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
D . 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取样后,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二、非选择题(共12小题)
1、现有两种物质的化学式为:FeSO4和NaNO2
(1)FeSO4名称 ;
(2)标出NaNO2中氮元素(N)的化合价为
2、请裉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政府鼓励并支持乡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制糖工业利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3、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在自来水厂取水口管道入口处设有拦污栅,此处相当于实验基本操作中的 ,水厂工人在清理拦污栅的垃圾时经常发现有:①菜叶②纸皮③香蕉皮④易拉罐⑤塑料饮料瓶,其中可回收的有 (填序号).
(2)生活中常用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3)在常温下完全电解90mL的水,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设常温下水的密度为lg/cm3).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3)t2℃,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4)t2℃,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甲物质的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5、某化学小组欲配制49g20%的稀硫酸来进行实验,老师给他们提供了98%的浓硫酸.
(1)通过计算,他们需要用到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 g;
(2)如图所示.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则标签上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6、随着生产的发展,家庭日用品的种类也日益增多.
(1)“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若与“漂白水”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
(2)“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其管道疏通剂的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钠,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 ;也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A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点).
(2)B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C实验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CO2的性质是 .
(4)D实验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
8、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⑧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量CO2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 (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应为 端.(选填“m”或“n”)
9、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铜块可以制成铜丝是利用了铜的 性.
(2)为防止钢铁锈蚀,常在其表面涂油漆或镀上其他金属,这些方法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 .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l2(SO4)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图实验.
①I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 .
③II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 .
10、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如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所加试剂①是 ;
(2)为了安全处理废液,要先验证最后得到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下列所选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2)
A . Fe2O3
B . Zn
C . AgNO3溶液
D . NaOH溶液.
11、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aCl2、KCl、CuSO4、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CaCl2、BaCl2、KCl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 .
(2)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实验操作).
12、在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解释下列问题:
(1)从钠、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可推知,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