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下图是近年来我省考古的重大发现——三亚海棠湾的英墩遗址贝壳堆积。据考证,此遗址距今约有6000年。同一时期,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遗址是( )
①南昌起义 ②辛亥革命 ③秋收起义 ④井同山根据地创建
2017年2月11日,上海市举办了 “起步——中国现代出版”专题展,以纪念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下列图片中,适合展示的是( )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如右图)时值( )




与二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 )
二、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10月9日宣布,将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 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申遗的11组档案形成于1937-1948年间,均为记录大屠杀的第一手史料,其中包括了:①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6毫米摄影机及其股片母片、②南京市民罗瑾冒死保存的日军屠杀平民及奸淫妇女的照片、③身中37刀的幸存者李秀英的证词、④中外人士的目击记述、⑤南京军事法庭调查罪证。
——改编自黄金生《从中国记忆上升为人类记忆》
材料二 1937年12月24日《纽约时报》报道:今天收到信件,“证明占领南京后日军……集体屠杀平民,处决解除武装的士兵,强暴、屠杀妇女,有计划地摧毁、洗劫财产
材料三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等人镜头下的日军暴行:
请回答:
史料形成时段:
史料归类:A.影像资料:①、 ; B.受害人证词: ;
C.目击者记述: ; D.法庭调查证据: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目录节选:
第七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 |
第26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一、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科学革命的进程 三、科学革命的意义 四、工业革命的根源 五、工业革命的进程 六、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七、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 第27章 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
请回答:
①“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的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②“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的进化论者:
三、简答题(共1小题)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不同朝代的疆域变迁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识读下列古代四个时期的疆域图,回答问题:
西跨 ,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 。
古今地名的变化也能反映历史的发展变迁。请填写下表空白处对应的现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