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6小题)

1、

读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自然带最可能是(    )

(1)
A . 热带雨林带 B . 热带草原带 C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造成同纬度甲、乙两区域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经度位置不同引起热量条件的变化 B . 海拔高度不同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C . 洋流性质不同引起降水量的变化 D . 大气环流不同引起水热组合的变化
2、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叶子上有较厚的角质层。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油橄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油橄榄主要分布在(    )

(1)
A . 热带雨林带 B .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油橄榄叶子上有较厚的角质层,反映了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2)
A . 夏季炎热干燥 B . 夏季高温多雨 C . 冬季温和少雨 D . 冬季寒冷干燥
3、

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县城草地生产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单位面积天然草地载畜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1)
A . 自东向西降低 B . 自东向西增加 C . 自北向南降低 D . 自北向南增加
(2)形成这种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
A . 土壤 B . 热量 C . 水分 D . 地形
4、

干旱河谷森林分布的下线主要受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下图是“我国某山区干旱河谷不同坡向森林分布下线高度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坡森林分布下线高度较高的原因是(    )

(1)
A . 光照充足,蒸发量大 B . 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C . 地形平缓,落差较小 D .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与1999年相比,2009年森林分布下线高度有所变化,影响其变化的认为原因是(    )

(2)
A . 开垦荒地 B . 退耕还林 C . 土壤退化 D . 水土流失
5、

下图为我国2012年和2013年能源消费占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2012年相比,2013年(    )

(1)
A . 石油消费的总量减少 B . 水电总量没有变化 C . 常规能源比重均下降 D . 煤炭仍占主体地位
(2)能源消费占比的这种变化趋势有利于我国(    )

(2)
A . 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B . 有效解决交通问题 C . 拓宽劳动就业渠道 D .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6、

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

(1)
A . 土壤更肥沃 B . 热量更丰富 C . 地形更平坦 D . 水源更充足
(2)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

(2)
A . 年总蒸发量增加 B . 地下径流减少 C . 年降水量减少 D . 自然灾害增多
7、

下图表示影响我国的两种气象灾害的路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两种气象灾害可能是(    )

①台风 ②洪涝 ③寒潮 ④干旱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2)从天气系统角度看,这两种灾害分别是(    )

(2)
A . 气旋、冷锋 B . 反气旋、暖锋 C . 低气压、准静止锋 D . 高气压、冷锋
(3)上述气象成灾的共同原因是(    )

(3)
A . 风暴潮 B . 强风 C . 低温 D . 特大暴雨
8、2015年11月30日,巴黎气候大会迎来了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大会并发表讲话,阐述中国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张。据此回答问题。

(1)中国政府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前提与基石”,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①共同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公平性原则  ④阶段性原则(    )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近年来,中国为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努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政策支持                     ②降低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

③全部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④促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9、

下图为“江苏省2005~201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期间,江苏省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1)
A . 波动下降 B . 增长加速 C . 增长减缓 D . 增长停止
(2)目前,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

(2)
A .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B . 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C .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D . 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10、制定“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 . 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 . 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 C . 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D . 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
11、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口基数庞大,青少年比重超过50% B . 人口增速和增量均较低,制约经济增长 C . 人口流动规模大,增加社会管理难度 D . 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12、“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其原因有(    )

①生育观念的转变 ②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③ 抚养成本上升 ④ 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3、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1)
A . B . C . D .
(2)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    )

(2)
A .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 B . 生态环境恶化 C . 技术人才外流 D .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3)提高环境承载力的直接方法是(    )

(3)
A . 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B . 大量迁入人口 C . 进行人工降水 D . 利用区域外的资源
14、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1)
A . 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 . 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 .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 .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2)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

(2)
A . 气候适宜 B . 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 . 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 . 人口素质较高
15、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和土地资源调查分别依托(    )

A . GPS,GIS B . GPS,RS C . GIS,RS D . RS,GIS
16、

读“2013年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世界相比,我国能源消费构成(    )

(1)
A . 石油消费总量最少 B . 水电消费比重最多 C . 可再生能源比重偏大 D . 煤炭消费比重较高
(2)为实现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承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今后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    )

(2)
A . 煤炭、石油 B . 石油、天然气 C . 风能、太阳能 D . 煤炭、水能

二、判断题 (共10小题)

1、目前影响叙利亚大量人口向欧洲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A . 正确 B . 错误
2、农业生产因地制宜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A . 正确 B . 错误
3、“一山有四季”,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A . 正确 B . 错误
4、我国东南沿海既有地震等地质灾害,也有台风等气象灾害,体现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A . 正确 B . 错误
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的根本原因。

A . 正确 B . 错误
6、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对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A . 正确 B . 错误
7、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丰富,不存在水资源紧缺问题。

A . 正确 B . 错误
8、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A . 正确 B . 错误
9、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的地区,人口总数仍可能在增加。

A . 正确 B . 错误
10、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 (共3小题)

1、

读“亚洲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①和②两种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①      ,②      。界线      

(2)④所示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3)①所示自然带的气候类型除了温带季风气候之外,还有      ,主要分布地区      

(4)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      地带分异规律,主要受      因素的制约。

2、

根据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      国。老人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      国。

(2)若A国的人口仍无控制地迅速增长,20年后,该国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有:①      ;②      

(3)若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①      ; ②      

(4)解决B国人口问题的针对性措施是(    )

(4)
A . 大移民 B . 一对夫妇生一胎 C . 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D . 实行提前退休
3、

读“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

(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分别是:

A.      ,B.      ,C.      ,D.      

(3)一个国家人口的迁出,对于缓和所在国      有一定好处,但也往往造成      ;对于移入国则提供了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从全球来看,目前我国属于人口的      地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大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