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
A . 吸气冲程 B . 压缩冲程 C . 做功冲程 D . 排气冲程
2、依据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
A . 原子 B . 质子 C . 中子 D . 电子
3、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以上三项都是
4、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 . 蓝光 B . 紫光 C . 黄光 D . 橙光
5、质量为0.2千克的物体从空中落下,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为1牛,其所受合力为(   )
A . 1.2牛 B . 0.8牛 C . 2.96牛 D . 0.96牛
6、当烛焰离凸透镜4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1厘米 B . 3厘米 C . 4厘米 D . 5厘米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P , 则(   )

A . P可能等于P B . P一定大于P C . P可能小于P D . P一定小于P
8、电动自行车两刹车手柄中各有一只开关S1和S2 . 在行驶中用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以下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家庭电路中,电灯与电视机之间是      连接(选填“串联”或“并联”).标有“220V  500W”字样的电饭锅,正常工作1小时,耗电      度.
2、如图所示,撑杆跳运动员向上跃起的过程中,撑杆弯曲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动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牛、方向      ,若该物体的体积为5×10﹣3米,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
4、某导体两端电压6伏,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5库,这段时间内电流做的功为      焦,通过它的电流为      安.当该导体两端电压增大为9伏时,它的电阻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电压表V1、V2正确连入电路,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各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不发生变化,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发生变化.

①电压表V1测量的是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      两端的电压.

②若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示数的比值逐渐变大,则变阻器的滑片P正在向      端移动(选填“a”或“b”).

6、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运动2秒时通过的路程为2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4米.则在如图所示的s﹣t图象中,乙的s﹣t图象是图线      ;乙的速度是      米/秒;当甲运动10秒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是      米.

7、小徐同学暑假要去兰州旅游,他上网查找了上海和兰州两地2016年6月20日到6月22日三日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从表中可以看出:上海的昼夜温差比兰州的昼夜温差      .小徐查看地图知道,上海属沿海城市,兰州属内陆城市.根据相关信息分析两地昼夜温差区别较大的主要原因:      

上海

兰州

6月20日

最高温度

29℃

27℃

最低温度

22℃

16℃

6月21日

最高温度

29℃

28℃

最低温度

22℃

16℃

6月22日

最高温度

29℃

27℃

最低温度

23℃

17℃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在图中,分别画出杠杆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3、在图中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以及电源正、负极.

四、计算题(共4小题)

1、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20℃,求吸收的热量Q . [c=4.2×103焦/(千克•℃)].
2、如图所示,用力F匀速提起重为20牛的物体A,不计摩擦.若物体A在10秒内上升4米,求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和功率.

3、一个底面直径为 R、底面积为S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
(1)若容器内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水的体积.
(2)求距离水面0.1米深处的液体内部压强.
(3)若在水中浸入一个正方体,正方体沉底后,液体深度变为h,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为△p,为使△p达到最大,求该正方体的边长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p.(结果用ρ、S、R、h等字母表示)
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1)当电路中电流为0.6安时,求电路的总电阻值.
(2)在确保电路中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化范围为8欧~50欧;用定值电阻R0替换R1后,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化范围变为3欧~60欧.求该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以及定值电阻R1、R0的阻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            安”;定值电阻的阻值R1=      欧;R0=      欧.

五、实验题(共4小题)

1、图1所示的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牛,此时的示数为      牛.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图2所示位置静止,此时可以将右端的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需将镜前物体放在      位置进行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进行研究.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要测量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以得到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      ;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      
3、小徐用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作用.实验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在电路中分别接入电阻R1和R2 . 已知R1=10欧,R2分别为不同阻值的电阻.他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序号

R1(Ω)

R2(Ω)

V1表(V)

V2表(V)

1

10

0

6

0

2

10

10

3

3

3

10

20

2

4

4

10

30

1.5

4.5

5

10

40

1.2

4.8

(1)分析比较表一中第二列、第三列与第五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电阻不变,      
(2)分析比较表一中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着另一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中第四列与第五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意义,他们又继续进行实验.请你在表二中的第二例、第三列中的空白处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      ,以达到研究目的.

表二

序号

R1(Ω)

R2(Ω)

V1表(V)

V2表(V)

6

 

  

7

  

  

4、小徐同学在“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选取了电源、待测小灯泡(标有“3V”字样)、电流表、电压表、规格为“1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键和若干导线,他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时,他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端,如图(a)所示.闭合电键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小灯发出明亮的光.接着他移动滑片,继续实验,当他将滑片移动至距离A端约四分之一变阻器长度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比滑片在A端时逐渐减小约1伏后突然变成0伏.将滑片往回移动一点,电压表恢复到前面示数.小徐同学思考后判断是      发生断路故障(选填“小灯”或“滑动变阻器”或“电压表”),并请求老师帮助.老师检查器材后确认小徐判断正确,故障器材上确有一处断路但其他部分完好.小徐根据已经获得的信息思考后,没有要求更换器材,而是调整电路连接方法继续实验,并使小灯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c)所示.

①实验中使用的电源电压为      伏;

②小灯额定电流为      安;

③小灯额定功率为      瓦;

④小徐发现问题后对电路做出的调整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