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检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坚强的意志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磨砺意志的是(    )   
A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成龙是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他曾说:“大家现在看我很风光,可我真是一步一步苦过来的,人这一辈子,想干成点事,都要勇于吃苦、敢于坚持,这是人生的必修课。我的格言是永不放弃。”这句话表明(  )

A . 失败和挫折是成功的垫脚石 B . 一个人不经历挫折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C . 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 D . 受到的挫折越大,取得的成就也越大
3、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宣称:“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正是这种令人惊叹的自信,使他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这件事说明(    )

A .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B . 自信是成功的唯一条件 C . 只要有自信就一定能成功 D . 阿基米德狂妄自负
4、关于自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自立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需要他人的任何帮助 B . 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 C . 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 D . 走上了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
5、2014年2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12 月 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警示我们(    )

①知耻而记耻    
②记耻而奋发       
③记耻而报复      
④知耻而后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是非非,美与丑、善与恶、曲与直、良与莠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是非,为人正直。在生活中我们判断是非的依据是(   )

A . 自己情感的好恶 B . 是否损害自身的利益    C . 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D . 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兴趣
7、自尊就是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列名言体现自尊心理的是(    )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藐视别人,就是藐视自己。”(惠特曼)上述名言所体现的主题是(    )

A . 自爱自重 B . 尊重他人 C . 树立自信 D . 诚实待人
9、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带动了原著的大热。书中主人公一句“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值得读者细细品味。这句话体现了(    )

①人生难免会经历挫折                                                    ②人们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③挫折是人生成长的财富,没有挫折不可能成功        ④要想方设法回避挫折,遇到挫折要绕道而行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
10、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患者提出:“反对歧视,拒绝排斥。”艾滋病患者的要求反映了他们(    )

A . 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 B . 希望与人交往的心理 C . 渴望正常工作的愿望 D . 自我尊重的心理品质
11、“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的故事共同说明了(    )

A . 遇事要有孤注一掷的勇气 B . 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C . 处事要果断,不能错失良机 D . 做什么事都要有坚强的意志
12、小杨同学上中学时就注意自觉培养自理能力,进大学以后他又尝试勤工俭学,先后做过推销员、家庭教师、服务生等,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自理能力也明显比一般同学强。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培养自立能力要(    )

①大胆地投身于社会实践,反复锻炼                               
②从小开始兼职,去做童工

③立足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④多做大事,多经风浪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13、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要做到自强(    )

①首先要自立                                                     ②必须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③要有坚强的意志,经得起生活的磨砺         ④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并矢志不渝地追求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4、“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在癌症晚期,他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林俊德的事迹告诉我们(    )

A . 自信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拥有自信就能成功 B . 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C . 人生难免有挫折,历经大挫必有大成就 D . 只要有超常的意志,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15、面对考试失利,有些同学垂头丧气,有些同学则暗下决心迎头赶上,同学们的不同反应说明(    )

①情绪会影响水平的发挥                                     ②挫折会影响人们的情绪

③挫折是一把双刃剑                                             ④挫折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

⑤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A . ①④ B . ②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16、每到放学时间,学生家长们开着汽车、骑着三轮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早早等在学校门口准备接孩子回家,导致周边交通一片混乱,这一现象被称为“中国式接送”。“中国式接送”(    )

A . 体现了家长对孩子全部的爱 B . 能根除孩子身边的安全隐患 C . 会导致孩子交往能力的丧失 D . 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
17、避免成为下面漫画中“啃老族”的预防办法是(    )


①学会自尊、自立、自强,学会规划人生            ②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勤劳意识、勤俭意识

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抵制好逸恶劳恶习            ④主动接受职业技能训练,脚踏实地、努力创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18、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研制炸药屡次失败,甚至为此失去了亲人,但他矢志不渝,终于获得了成功。这说明(    )

①挫折对人只是一种不幸和灾难      ②百折不挠的精神来自对理想的追求

③挫折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④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追求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③
19、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他始终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和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曾有人问钱学森:中国搞导弹行不行?他坚定地回答:“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这体现了钱学森具有(    )

①爱国主义情怀            ②团结合作的精神

③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④全球观念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黑暗和光明的两种境界。因此,明辨是非善恶,把握好人生开关,至关重要。明辨是非善恶(    )

①有利于我们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②能够帮助我们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③有利于我们在生活中选择良友、益友、诤友                                 
④有利于我们同丑恶现象作斗争,学会做一个正直的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二、探究题(共5小题)

1、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诗句

优秀心理品质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此山中

(1)上述诗句告诉我们,生活中要养成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

(2)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能够体现出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写出两句。

(3)这些心理品质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启示?

2、观察生活,感悟道理:

生活现象:

事物

经过

结果

胡萝卜

在开水中煮沸

变软

鸡蛋

变硬

咖啡

溶入水中

(1)现实生活中,“在开水中煮沸”指的是什么?

(2)这种生活现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3、“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告诉我们逆境有利于成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又说明挫折对人成长的负面效应。某班学生就“挫折与成才的关系”举行辩论会,请你参与。

(1)请你分别写出正反双方的陈词理由。

正方观点:挫折有利于成才

反方观点:挫折不利于成才

(2)如果你是主持人,针对双方的观点,你会怎样进行总结?

4、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在设计桥梁的时候,由于计算不精确,倒致完工后的桥梁倒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这所学校蒙受了巨大的耻辱。校方为了让学生汲取教训,花重金买下了这座桥梁的钢铁,做成了一个个戒指,名为“耻辱戒指”。每位学生毕业都会得到这样一枚戒指,戴在手上。长期以来,这枚“耻辱戒指”始终戴在所有加拿大工学院毕业生的手上,“耻辱戒指”成为他们工作严谨认真的不懈动力。他们谨记“耻辱戒指”的教训,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取得了许多非凡的成就,为学校争得了无数荣誉,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尊重。

思考:

(1)一枚小小的“耻辱戒指”给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们带来了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他们为什么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尊重?

5、背景材料:在大型青春励志生活类角色互换纪实节目“变形计”之《少年少年》中,讲述了一个家住贵州山区的十四岁留守儿童——梁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一个人独自生活。每天,他除了干农活外,还要上山砍柴、打水、喂猪、学习。可他从不怨天尤人,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热情。

(1)材料体现了梁训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2)请简要回答,这种品质的表现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房山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检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